夸父追日的意義

《中國神話通論》讀書筆記
作者:袁珂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02


一、原文
(《大荒北經》)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

(《海外北經》)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爲鄧林。

二、內容
  兩處雖然都是簡短的記敘,實際上卻都是氣勢磅礴的詩篇。我們看神話的構思多麼宏偉:居然有這麼一個巨人,忽發奇想,要和太陽競走,要把最後發射光芒的太陽在日沒處的虞淵將它“逮”住。他不僅是這麼想,並且馬上提起他的長腿,真個去追趕太陽,在北方的原野上作萬里的奔馳。他已經看着要追趕上太陽了,一片耀眼的金光籠罩住他的全身,灼熱的氣焰烤炙着他,使他“渴欲得飲”。黃河、渭水兩條河川都被他喝乾了,口渴還是止不住。他正想跑到北方去喝大澤的水——那大澤,又叫做瀚海,在雁門山的北邊,縱橫有千里寬廣,是羣鳥孳生幼兒和更換羽毛的地方——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就在中途口渴死了。臨死時丟掉他手裏的拄杖,馬上變化作一片綠葉茂密的鄧林(鄧林就是桃林),滿結嘉桃,給後來的人們解除口渴。

三、意義
  這個宏偉壯麗的神話故事,它的意義安在呢?

  說是夸父對光明和真理的追求,無論他怎樣快步奔跑,發展的真理總還是行走在他的前面。他只能接近真理,卻永遠也無法牢牢捕捉真理。黃河、渭水乃至大澤的水源,無非都是表示探求真理所需要的大量知識。巨人感到口渴,雖竭河、渭而還不能滿足他探求真理所需具有的知識。他死在奔往大澤的中途了,他沒有達到探求真理的目的。然而他仍將手裏的拄杖,棄而化爲桃林,給世世代代追蹤他的足跡而來的光明和真理的尋求者解除口渴。神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巨大悲劇中涵藏的宏麗的圖景:他鼓舞着我們爲此獻身的鬥志,繼世而起,嚶鳴相呼,前行不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