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與人性

說起人情,衆說紛紜,人情在世人眼裏是這樣的。老百姓的理解方式,最爲直接,說人在得意時候,會看到從得勢時車馬盈門,到了失意時門可羅雀,這就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也是對人情的理解,一個人的人生有頂峯和低谷,都有這樣的人生階段。很多人對不同地位的你會採取不同的態度,因爲人都有追逐名利,趨炎附勢的一面,這是人情冷和事態涼的一面,有的時候都不是絕對的,纔有了人情深厚,莫逆之交、忘年之交、酒肉之交、患難之交、邂逅之交等。

但有一些人也會在你身邊不離不棄,有了難處會默默關注與關懷,也有一些人願意主動幫助你,這是人情炙熱的另一面。

說起人性來就不一樣了,有的人理解也不一樣,總結一般人對人性的理解,人性當然是指人與其他一般動物在本性方面的區別,也就說人性是人應該所具有,但一般動物所沒有的本性。年輕人也好,老年人也罷,對人性可言說情有獨見。那麼這個本性又是什麼呢? 人的本性是不滿足,不滿足是指人們都不甘寂寞,不滿足於現狀,都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事物更好。其中人們“都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事物更好”的本性意識就是感情。 感情有大感情和小感情之分。大感情是相對於小感情而言,在更大的範圍內“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者事物更好”,也就是在“大我”的範圍內,“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者事物更好”;相反,小感情是相對於大感情而言,在更小的範圍內“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者事物更好”,也就是在“小我”的範圍內,“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人或者事物更好”;相對而言,人可以具有大感情,而一般動物卻只有小感情。

以上是對人性的一種層面的理解,說起人性,是因爲與人情有着不可分解的成分,CIA把人性與人情放在一起研究,關於人情的話題較多,鄰里之情也是,親朋好友也是,師生之情也是,救命恩情也是……諸多的人情形成了意思形態的花花世界與有章可循的生物鏈條,人情的另一方面也在用人情的故事描述着人性的邏輯倫理。讀過《洞察人性》這本書的人會有所理解,“是有世界性影響的奧地利心理學家、神經精神病學家和社會教育家。他所開創的個性心理學在心理學領域中獨樹一幟,影響十分深遠。直到今天,在心理學領域和神經精神症領域,仍有不少人沿用阿德勒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和治療。至於他所提出的自卑情緒、補償機制、權力追求等概念,更是深深滲透到現代西方文化和一般人的科學常識之中。”(《洞察人性》奧地利精神醫生、教育學家所著)我們今天把洞察人性的理論來說人情,也是對我們國家的國情一種詮釋,對社會現象的解釋而已。

在我們國家,人情是不能隨意考驗,很多時候是經不起考驗,於是說人情有的時候又是十分脆弱。“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就是對人性脆弱與自私的一種解釋;“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家富則疏族聚,家貧則兄弟離;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樹倒猢猻散,牆倒衆人推”這些都是對人情扎心解釋,從人性的角度去剖析,在邏輯思維的上一層能看到人情的斷裂面,在邏輯思維的後端還可以感受人情的優越性,這就是人性在人情的角度最好的闡釋。重情重義的也有,古代最爲代表性的有“雨歇晚霞明,風調夜景清。月高微暈散,雲薄細鱗生。露草百蟲思,秋林千葉聲。相望一步地,脈脈萬重情”。

總是人性也好,人情也罷,儘量不要去考驗,都會與你的預期有所差異,如果願意去探索,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時間來鑑證,時間會給你最好的答案。

廖良明 書於東昌府區頤馨園八號

2020年8月6日(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