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無罪,媒體卻連環報道人家的生活,那誰來呼籲追責有罪之人?

摘要:現在的受衆都不傻,把法治專欄做成情感大戲也沒人會沉淪,情感報道或許能激起一時的漣漪,而漣漪過後就是平靜的思考,情感能激起多大的漣漪,平靜的思考就有多深刻。如果試圖轉移輿論視線,用悄無聲息的手法降低輿論壓力,讓人無法接受,用客觀事實引導社會輿論是媒體之責,嚴肅的法治事件被移花接木降低受衆情緒時,媒體就有些背離初衷了吧?

8月4日,江西省高院作出無罪宣判,被羈押9778天、近27年的張玉環終於重獲自由。

三天了,幾乎看不到有媒體呼籲對造成冤案之人的追責,從一開始就是不停報道人家的生活,受衆的確關心出獄後的張玉環如何生活,媒體剛好迎合這一需求,發出連環報道,從與家人團聚,到深挖宋小女的迴應,夠了!受衆除了關心張玉環的生活之外,更關心的是如何真正平冤,造成這一冤案的有罪之人會受到何種處罰,絕非用賠償了事就此平息。

只有讓有罪之人真正繩之以法,冤假錯案纔會越來越少,張玉環重獲自由並不意味事情的結束。當初是誰判的?刑訊逼供之人是誰?又是誰主使的?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把張玉環作爲替罪羊?他們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現在進展到哪一步了?這些都是受衆迫切關心的問題,如若沒有媒體呼籲,那這些問題將會逐漸被輿論的浪潮淹沒。要撥開層層迷霧,離不開相關人員的追蹤,離不開受衆的關注,更離不開媒體的引導功能。

一件熱點事件發生,必定會惹來多家媒體爭搶新聞時效性,第一家在第一時間報道事件真相,第二家就會換個角度深挖,而這一次似乎大家都挖到一塊兒去了,不約而同的挖人家的生活,挖張玉環的家庭組成,挖其妻子的態度,挖其妻子現任的高度……不知道他們還想在張玉環生活上挖到啥地步才肯罷休。至於爲什麼不去挖冤案背後我們不得而知,但對於張玉環的生活報道,真的夠了!

現在的受衆都不傻,把法治專欄做成情感大戲也沒人會沉淪,情感報道或許能激起一時的漣漪,而漣漪過後就是平靜的思考,情感能激起多大的漣漪,平靜的思考就有多深刻。如果試圖轉移輿論視線,用悄無聲息的手法降低輿論壓力,讓人無法接受,用客觀事實引導社會輿論是媒體之責,嚴肅的法治事件被移花接木降低受衆情緒時,媒體就有些背離初衷了吧?

或許說,現在這階段除了等待結果,再多的輿論也是徒勞,只有坐等一個徹查的結果。即便如此,媒體深挖人家生活的鋤頭也該放下了,可以還他們以平靜,一起守候徹查結果,那時在來一個轟轟烈烈的報道豈不更得人心。從一個角度過度深挖,難免有打擾之嫌,本是一個剛從困境解脫出來的家庭,能恢復平常就不易,又何必營造一種幸福美滿的樣子呢?

真正令人髮指的是事件背後的祕密,而非人家的生活之事,還望媒體能迴歸自我,肩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別讓事情的本質顛倒,請不要在深挖生活大做文章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