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窗覽書:身邊的邏輯學

伯納•派頓(美)著,黃煜文譯,中信出版社,20萬字。

這本書買來有幾年了。打算給孩子看,但人家不感興趣,放在一邊。這幾日翻出,就過了一遍。

這是爲普通人初學邏輯而寫的書。作者是美國萊斯大學教授。他以無數生活細節講解邏輯,教人學會“清晰思考”。

內容共十章。其中,“過度概括”“錯誤類比”“集體思維”“詐騙”“迴避問題”,雖然例子都是美國的,但也很熟悉。而“模糊定義”“在此之後,因此之故”“片面揀選證據”“讀我”,則對我更有啓發,尤其是第二三點,讓人發覺,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語言裏,讓人覺得“不對勁”的說法,究竟哪裏出現了問題。可惜,直到現在,我們自己寫文還在講究個別論據,並因爲這種方法更容易做到,就推廣給學生,又將之當作“內容充實”的主要表現方式。

“清晰思考”需要閱讀積累爲基礎,需要對現象或事件追問質疑的勇氣和能力,當然還有推理和分析的方法。其敵人是懶惰,是麻木,是從衆。

我們的中學教育缺乏邏輯學的科目,這使得周圍充斥着庸俗而又矛盾的說教或詭辯,這些阻礙着我們清晰思考,阻礙着我們尋求真相和真相背後的根源。而一旦學生很懂事地接受,則意味着禁錮暫時勝利,創新趨向滅亡。

其實當下高考現代文閱讀第一大題和後邊的表達題,都直接涉及到邏輯學的運用,只是大家不知道具體的術語而已。

大學時學過一點邏輯學,所以讀着不至於感覺很生澀。就像中學的小孩子讀《蘇菲的世界》一樣,假使有點哲學的底子,也還是能讀得通的。不過,我得承認,仍然有困惑之處。每當書中出現用字母和公式來代替具體內容的分析,我就慌慌地跳過去,沒有耐心,又怎麼能理解得準確呢?

書的好處在於,章節結尾有思考題和答案,幫助讀者梳理本章框架和重點。

有點擔心:在現實中,如果一個人像作者這麼理性地處事,從不被媒體引領,從來能識破標語、口號或廣告背後的信息,可能不會被認爲是睿智,反而會被說成“迂腐”或“逞能”,至少是“沒情趣”吧。

有一個zha~騙案例,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