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的來歷,與格物的寓意。

簡單説一下,甚麼是:“格物”。首先,我們很多人對:‘知’(既:儒學概念裏的‘......),有很大的誤解。這裏,我間單地説一下。所謂:‘知’啊,他(指:‘知’本身……)不是你聼説過,或你在哪本書裏面見過而後就:“懂得”他了。所謂:‘知’,不是你聼説過他以後,或僅僅只是看見了,他就“屬於”(所謂的)你。

不是這様的。《論語》的道理,包括《孟子》,《大學》,以及《中庸》等等儒家經典,儒家“四書”,有人説:“道理我都懂”。我説:沒人敢這麼説。

因為這是不可能的。所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出自《莊子·內篇·養生主》)知也無涯,生也有涯,就是告訴我們:‘知’是無窮盡的……何況,我並不認為,那些説自己是:“道理都懂”的年輕人們,他們是真的“懂”這些道理……更不用説,是《論語》裏的,《大學》、《中庸》、以及《孟子》裏的道理了。

道理是這様的。‘知’,起碼在我們儒家的觀點中,在儒學的觀點中,所謂:‘知’,是要通過:‘格物’,而致(既:到)的。道理是這様的。也就是説,在我們認為,所謂:‘知’,像一個“地方”,要到達這個地方,要先“動身”,“啓程”,“行走”(或“行進”……),最終抵達。是這麼一個過程……而不是像很多人以為的,既:我知道‘知’的名字,或我聼人給我講過‘知’的“様子”等,就“等於”我“懂”了:‘知’,或我到了:‘知’(的境界、層次……)大錯而特錯了。

‘知’(起碼在我們儒家看來、以儒學的角度説……)不是你聼來,不是你看來,更不是憑你道聼途説而“得來”地。在我們儒家看來以儒學的角度説是必須靠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兒一步一步一點一點踏踏實實腳踏實地的‘証明’出來的這叫:‘格物致’。

道理是一様的。你必要有一個(證明的……)過程,要有痕跡,你必須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到的。走到’的証到’的。而不是,你以為:你看過,聼説過,和你以為“都懂”,就“都懂”了。不是這様的。格物,就是:修道;就叫:“率性”(出自《禮記·中庸》開篇)《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出自《禮記·中庸》開篇)格物,其實就是在:“率性”(既:尋找‘性’),性既是:‘理’,有人説:理性,理性;所謂:理性之理性,正此謂矣。其實:理性二字,正是儒家的詞。我們歌頌理性,讚美理性,弘揚理性……其實歸根究底,就是在弘揚儒家,歌頌儒家,和讚美儒家了。

道理是一様的理性:‘’(所謂的……)是一様的。他就是道理

一條一條,一句一句的:道理……道理就是:‘知’(所謂的……),道理,你看這兩個字,你就知道:‘由道及理’,方爲是道理。由道,及理;修道(的目的……)就是在:“率性”(既:循找‘性’)。道理是一様的。修道,就是在循找性,就是在:尋找‘理’;所以説:道理,道理,由道及理。道理是一様的。其實,這(既:由道及理……)就是在:格物。就是在:向內求。反觀自身,觀己之。“反身而誠”(出自《孟子·盡心上》)等等。就是在,通過寫作、看書;看書+寫作相結合的這種思辨所得之新的結論、看法,以及認識,來不斷更新自己,調整自己的行為,和心態,最終達至“澄清”自己的目的。是這様的一個過程。格物、修道、或率性,實際上,就是在通過不斷寫作、不斷學習,不斷証明的過程與所得之結論當中,來“殺死”,和扭正昨天的自己……之前的自己……從而獲取一個新的:人生認知的過程。這是:‘格物’的方法,和寓意了。

道理是這様的。‘知’就是:理性,但‘理性’,需要靠你不斷的証明、澄澈自己來得到、和取得。並不是説,你看過書、你會背書,你就“取得”了。不是這様的。看過,會背,但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証明’出來……就是

寫下來……用論文的方式,或者更神祕的,你用打坐、冥想等方式……總之,‘知’的取得,和擁有,絶對不是你“以為”的,看到過,和會背,耳熟能詳……等等,那麼“簡單”地。不是這様的。你要有證明的過程……那纔是屬於你的,那才叫你“懂得”了這一條知識或道理

1.

道理是這様的。格物致知,就是叫我們,去:向內求,人,在沒經過學習、與訓練的時候,其實本就是個:物。只有我們‘向內求’(既:格物),觀己,觀過,並用頭腦去思索、思辨的時候……內觀,反思自己,只有這個時候,我們纔有可能:‘致知’。既,所謂的:“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出自《禮記·中庸》)以及:“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出自,同上)道理是一樣的。“自誠明”,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但:‘誠’這個字,對人的‘門檻’太高,所以説:是‘性’。“天命之謂性”(出自《禮記·中庸》開篇首句)。所以能(做到):‘誠’的,都有:‘天命’的關係……

道理是這様的。----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六月十九 於自家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