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海上鋼琴師》隨感

兩個線索,留在船上,下船,圍繞着他一生的兩個主題。他並沒顯得很焦灼,反正怎麼都可以。

進可以,退也可以。不因爲名利下船,他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概念。他因爲愛,對女孩的嚮往,選擇下船,後來便撤回來了。看見紐約黑壓壓那一片,他是恐懼,還是不恐懼?是的,是恐懼的。這與他原來所見的開闊,簡單,還是落差太大。大城市給人的感覺是壓抑,喘不過氣來。他寧願繼續在船上做一隻自由的精靈。

到船要被炸的時候,他完全沒有動力下船,選擇與船一起“成住壞空”。

守着三四線城市不出來,對自身身份的焦慮。其實,城市的感受,也是他想象的。因爲他內在的“源”,投射出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如果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廣闊的土地?他會下去嗎?可能會得。

那到底是他內心投射的世界,還是外部的城市太壓抑,太恐怖了?

是內在投射的世界。兩者互動起來的結果的,外在和內在,本來他內在還是有點怕,看到黑壓壓城市,便往回跑。如果是一篇廣闊的土地,也許他能克服心理上的障礙。本身,城市的發展是對人的身心異化。

他從中獲得的是一種非常直覺得覺知。

直覺型的人,愛自己,尊重自己,與自己在一起,他所有的選擇,都是這樣。

頭腦性的人,分析型的人,讓他們計算更多外在的好處。計算來,計算去,他們得到什麼?

直覺型的人,獲得的最直接的當下的創造,當下的快樂。而只要他們的直覺下的選擇,不會傷害任何人,不會傷害社會就可以。不用腦子,直覺選擇有什麼不對?往往直覺的選擇,是最符合我們內心的需要的,無需要解釋那麼多。

他的內心世界是最富足,最豐盛的。他當下創造的音樂,身心合一,與神合一,大家被他的音樂感染。大家在艱難、麻木的生活中,覓得一刻與靈魂的對話。

電影裏面最精彩的那一段,是爵士王上來船上“鬥琴”。爵士王心裏裝着的是江湖地位、成敗得失,他內心沒有這些成見,只管彈他的琴。對方彈得好,他也感動得淚流滿臉,心悅誠服。面對對方的挑戰,他毫不在意,只管自己的發揮。最後他第三曲子,簡直好聽得飛天了,就像兩條游龍競逐着往天上飛騰般激盪、緊張、快樂!在他指間流出的音樂,簡直就是神的恩賜,就在當下發生,獨一無二,與神合一!

下船去,爲了他們說的名利,他從來沒想過,他們這樣跟他說,他從來也沒有心動過,他只在彈奏他熱愛的音樂。他是鋼琴之子,他生而爲鋼琴演奏!所以,他從來沒有這樣的苦惱。

“衆生以自我立場,評斷現前情境的好壞順逆,心生愛憎分別,痛苦煩惱便因而產生了!”

最後,1900沒有下船,這點大家都很不理解。我孩子也說,是啊,他可以下船繼續彈鋼琴,爲什麼要跟船一起爆炸、一起灰飛煙滅?

這讓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贖裏面的那位老人,在監獄裏幾十年,被釋放出來後,不習慣外面的生活,反而選擇上吊自殺。電影裏面的1900,並沒有這樣對新生活的悲涼和恐懼,他不過是與船一體了,他的生命是船給的,命運也是船給的。他並沒有外在的掛礙,於他,生死並無區別,所以他可以坦然面對。

不管我們怎麼評價,反正他過得是如煙花般璀璨的人生。

你說他是個孤兒,從小沒有父母,水手養父在他8歲時意外身亡,沒有結婚成家,也沒什麼所謂的事業,只是一艘船上的“琴師”,年紀輕輕33歲選擇與船一起毀壞沉淪。用我們外在的標準,覺得他很“可憐”,然而有多少像他那樣通過音樂擁有燦爛而短暫的一生。與其活到80歲,一直獲得像個死人,還不如痛痛快快燃燒自己的生命。還有些人,18歲卻活得像80歲。

你說,誰的生命更“可惜”?

當然,電影故事本身,要達到一種讓觀衆難忘、深刻的效果,便營造這樣的一個結局,這樣才蕩氣迴腸,才稱得上史詩式的。

如果在現實,也不排除,1900迫不得已下船去,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迎接新的生活,繼續在鋼琴上綻放自己的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