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內》—感悟摘抄

這是一本講心理學的書,闡述許多現實存在的觀點:—生爲凡人,對自己心懷最大的期望,也就承擔着最大的失望。這本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普通事實,只不過,換上別人的眼睛,總不那麼甘心而已。

這麼想的人,多半希望獲得一些簡單的建議,能替代精神科藥物和心理治療的作用,這是不太現實的。書上學到的,往往是一些「知見」,而知見即便在「話療」的體系裏,也只是一種非常表層的東西。

我做爲一名憂鬱症患者,深有體會對於他們摘抄書中觀點以下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以「監護」爲目的,陪伴抑鬱症的患者:

1. 不要硬拽着他「快給哥說說你到底怎麼想的」,也不要硬拉他出去 K 歌,打球;

2. 他願意跟你說話時你再說,如果他主動拉你出去玩你再陪他玩(估計不太可能);

3. 不要去反駁他,即使你覺得他悲觀得莫名其妙,也要試着去人不同的感受;

4. 沒必要回避自殺這個話題,大大方方地跟他談;

5. 只要他不自殺,你該幹嗎幹嗎,不要把注意力全放在他身上,但也不要故意冷落他;

6. 從心底裏認識到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家人或朋友,像對普通家人或朋友一樣對待他那樣;尊重,除了你有一個任務是要看住他。看住他不許他出事,但是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也沒有任何的敵意。就像放假時你舅舅請你看住小表弟寫作業不許碰電腦一樣,沒必要因此如臨大敵……還有,你不會藉機給小表弟做思想政治教育吧,所以也不要對你陪伴的病人7. 抑鬱這種病,接受正規的治療後康復的概率很大,先別搞得特別悲壯和凝重;

8. 監督他按時服藥,這很重要;

9. 等待,相信時間的力量。

成人有時候過分沉浸在悲觀、絕望的情緒中,乃至於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未來的代價也許是我們不想支付的:

1. 視野會變得狹窄,創造力和才能很容易受到限制;

2. 束手縛腳,不敢嘗試,錯過很多潛在的機會;

3. 可能會有一種急於求成的心態,導致更加容易疲憊,受挫,精力損耗;

4. 失去自信,失去與人交往時的從容自如,尤其是在有房的人面前;5. 遇不到愛人,沒錯,但不是因爲沒房,而是因爲「沒房的我不會有人跟」的心態;

6. 因此而怨恨這個社會,而社會只會把我們的敵意反擊給我們自己;

7. 錢會變得過分重要,以至於會在運作現有的資本時自動生成一些不必要的阻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