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方程式,你的学习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摘自刘媛媛《北大学霸教你高效学习的秘密》

一、学习不好的原因

1. 典型的时间投入不够。

想要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即便再好的学习方法,都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学习时间越长越熟练,有时候即便它不够高效,投入时间长到一定程度了,效果也不会差。

2.精力

精力不充沛的学习时间是低质量的,所以相比较于时间来说,用精力去衡量我们对一个事情的投入多少其实更科学。

3.注意力

很多人的问题都出在学习时间很长,但是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在我们这个时代,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不管是抖音还是微博。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以前都说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实际上天才是3%的努力+97%不被互联网分心的能力。

4.目标

目标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没有目标的人不见得学不好,但是可能会不够好。一个能够完成但是比较困难的目标,可以挖掘出你最大的潜力来。

5.策略

很多人说自己的方法不对,其实是在说自己的策略不对。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在不熟练的区域去练习,逐步的缩小自己不擅长的范围。

高效学习的方程式,最终的学习效果=时间*精力*注意力*目标*策略。

这里面并没有列入智商和天分这些因素,因为现阶段中国的考试,智商正常就可以考好,即便是清华北大,也是一个智商正常的人可以上的。

这个方程式有两个作用。

第一,为你提供在学习上改进的方向。当你把每个因素都提高了,从目标到策略,从注意力到精力,全部调整一遍,最终复合的效果可能是爆炸式的成绩提高。

第二,帮助你对照检测自己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不要一概而论,要去确认自己到底是哪个因素上出了问题。

二、其他几个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1. 学习动机

回报是学习本身:证明自己的能力、对知识本身有好奇心;

功利性容易放弃:取得学历;将来找到好工作去赚钱;

厌学者:父母要求或者满足他人的期待。

2.保持充足的动力的方法

第一,确立阶段性的目标,并且清楚自己所处的阶段,确定每阶段都有具体的成效

第二,想想成功后的场景,越具体也好,保持对于成功的热情。

第三,找到眼前的可比较目标。

三、怎样化被动为主动

1.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什么?十年后,你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想拥有什么?最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有没有重合的地方?

如果有的话,就把这个东西写下来,这个就是你学习的最好动机。

2.行动

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尝试改变学习的对象和材料。

自主性是我们幸福的要素。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主动去做的,这个人才能幸福。我们中国学生在学习上太痛苦了,除了被动学习很伤害人的兴趣之外,很多东西都在伤害我们的学习兴趣。

难度上,很多基础不够好的学习者,刚进入新领域感觉难度太大,很难积累成就感,就导致失去兴趣。成就感是兴趣的重要来源之一。

所以一定要去控制难度,不管是设置目标,还是做计划。兴趣比成功重要。

其次就是重复性太强了,在考试之前的复习阶段,那些不新鲜的知识被反复重复。在每一遍重复的时候,要注意错开重复的形式。

总之造成我们在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包括拖延,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律能力有问题,而是学习对象和学习方法本身的问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