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3分鐘 無聲勝有聲 溫暖而有治癒力

電視劇《三十而已》從第一集開始到最後,每一集臨近結尾的時候,都會有一段煎餅攤子一家三口的畫面。有很多的人說,這個畫面看似沒有多大的意義,可是細細的看一下,這個煎餅攤的一家三口並不是與劇情無關,在劇中都有微小的細節穿插過。

一、小攤女主人和三位女主角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

女攤主和顧佳、王漫妮、鍾曉琴都是三十歲的同齡人。

王漫妮每天早晨的早餐都是從這位女攤主的手中做出來的

鍾曉琴的貓丟了,是從攤主這兒找到的。

顧佳的兒子許子言和攤主的兒子認識

二、攤主一家也是千千萬萬滬漂族的一員

就像王漫妮對鍾曉琴說的這段話一樣:“ 一年年畢業的想要留下,一車車打工的想要留下,就像這杯水,滿了總要溢出去,所以我們只能拼命的往下扎,給自己增重,纔不會被擠出去。”

攤主一家三口的生活纔是城市裏大多數滬漂人的真實生活。攤主做煎餅,先生送外賣,孩子就只能每天跟着攤主守攤。爲了在這個城市裏立足下去,他們不畏嚴寒,風雨無阻,用心的經營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家三口擠在小小的單間房裏,他們沒有抱怨,沒有憤怒,而是充滿溫柔和對生活的希望。

三、攤主家簡陋不堪,可是充滿了家的溫馨

小小的單間房裏,住着一家三口。家裏沒有所謂的電子產品給孩子玩,沒有像樣的玩具陪伴孩子。狹小的空間裏,連轉個身都很困難,洗澡都只能在房間臨時搭建的浴盆裏,即便環境這麼糟,日子過得很清苦,夫妻雙方的眼裏仍然充滿了溫柔。一家三口,城市裏最底層的勞動力人員,用他們的行動告訴所有的人,我們無法成爲世界的中心,卻可以是自己生活的中心。

四、攤主夫妻齊心,奮鬥出來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

最後的結尾是,夫妻倆開了一家店。孩子在二樓的閣樓上自行玩耍着。一家人終於在這座城市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

無論是自己開公司,還是在奢侈品店做銷售,或者是在辦公室裏工作,都需要靠自己去打拼。在每個城市我們所不知道的某個角落裏,都有着像煎餅夫婦這樣的家庭,靠雙手努力工作,腳踏實地的打拼,纔是現實生活中的寫照。他們也是主角,他們所演的只是日常生活裏最爲普通的工作。他們用他們的行動告訴所有人,幸福是需要靠自己奮鬥出來的。

五、攤主與三位女主角同是三十歲女性,與劇中的價值觀相呼應

三十歲的女性存在於城市的各個行業裏,無論今天的我們是光鮮靚麗的或是灰頭土臉的,都不能自我的放棄。

《三十而已》本就是講述的30歲左右的人在上海這座充滿誘惑的城市裏打拼的故事。煎餅攤的女主人也是三十歲,而她只是我們在這個城市裏普通人的一個縮影。他們常常會被城市所淹沒,所忽略,可城市裏的發展,建設又離不開他們的存在,每一個城市都需要這樣不同身份的不同個體才能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發展建設。

43集,每天45分鐘的劇集,都在最後三分鐘插入一段沒有聲音,沒有任何字幕註解的小短片,樸實而又溫馨的畫面,就是要告訴觀衆不要着急,不要焦慮,不要彷徨,人間值得。無聲勝有聲,溫暖而有治癒力。

告訴所有的成年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大不是美,小不是美,由小大到纔是真的美。也告訴所有在外漂泊的人,家不在於多豪華,而是在溫馨,繁華的大都市裏正是因爲有了他們這些不起眼的人,生活纔是充滿更真實的溫暖。

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心海擷英。

——the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