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說什麼》學習筆記54

一、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二、譯文

善於進行精神上的建設這是不可拔除的,善於掌握道的人不會脫離道,子孫世世代代不斷尊敬、學習這個原則。用這個道理來修身,他的德會是真實的;將這個道理貫徹到修家,這樣他的德才能有餘;用這個道理來治鄉,他的德才能不斷豐富成長;用這個道理來治國,他的德才會豐盛;用這個道理來治理天下,他的德才會是普遍的。所以按照修身的原則來觀察個人,按照齊家的原則來觀察家庭,按照治鄉的原則來觀照鄉,按照治國的原則來觀照國,按照治天下的原則來觀照天下。我怎麼知道天下是這樣的呢?就是因爲這個道理。

三、解讀

1. 第五十四章由三段構成。

2. 第一段:“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這一段講,按照大道來建設,就沒有人能夠攻擊倒它,也沒有人能把它拔除掉。

3. “善建者”指的是人精神方面的建設,大道方面的建設,這種偉大的思想是不會被攻擊倒、被拔除掉的。比如我們現在學的《道德經》,歷經兩千多年,期間有很多人在攻擊它、否定它、嘲笑它,可是這無礙於他的偉大,也無法阻止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它,同時也無法阻止它啓迪更多的人。

4. 《道德經》裏多次提到“抱”字,如“抱一爲天下式”、“萬物負陰而抱陽”等。所以“善抱者”就是掌握陰陽相互作用和相互變化規律的人,也就是了解大道的人。“不脫”,就是不會脫離大道。

5. “子孫以祭祀不輟”,子子孫孫都尊重、敬仰“善建者”和“善抱者”,並不斷地學習和傳承他們的思想,同時用他們的偉大思想來做事。

6. 第二段“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是老子在講按照“善建”、“善抱”的原則來做,所獲得的偉大結果。

7.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遵循大道來修身,這樣所得到的德,就是真實、純淨的。“修之於家,其德乃餘。”遵循大道來治理家族,這樣獲得的品德才是豐盈有餘的。“修之於鄉,其德乃長。”將大道在鄉里普及,讓大家堅定地按照道來爲人處世,就能形成一種良好的鄉風,你才能成爲鄉里好的領導者。“修之於國,其德乃豐。”按照這樣一個方式來治理國家,讓國家按照大道去做,所收穫的德才是豐盛的、偉大的。同樣的道理,“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遵循大道來治理天下,天下爲公,統治者的德就會像陽光普照大地一樣,使天下人都能普遍的感受到他的德行。

8. “以身觀身”,“觀”就是觀察。以道對修身的要求,來觀察個人的修身情況。“以家觀家”,以道對齊家的要求,來觀察家風情況。“以鄉觀鄉”,以道對治理鄉村的要求,來觀察鄉風情況。“以國觀國”,以道治理國家的要求,來觀察國家的治理情況。“以天下觀天下”,以道對平天下的要求,來觀察整個天下的情況。

9.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最後老子說,我怎麼知道天下會是這個樣子?就是通過道觀察得知的。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這樣修身得到的是“真”,修家得到的是“餘”,修鄉得到的是“長”,修國得到的是“豐”,修天下得到的是“普”。所以,從修身開始,最後到平天下,都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

10. 道家思想和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一樣,都是認爲從修身開始,然後一步步按照道去做,最後才能成爲一個好的國家領導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