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上精進,在果上隨緣》

2020.8.11    佳豫

《在因上精進,在果上隨緣》(解讀論語第177天)

日經第502篇(顏淵第十二)

經典原文: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wu)。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

子夏說:“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於禮的規定,那麼,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雖然孔子開導司馬牛,只要慎言且不憂不懼就好,可他還是不能釋懷,心裏還是有憂。

司馬桓魋由於謀反失敗,就逃到了衛國,後來又逃到了齊國。那作爲弟弟,司馬牛雖然沒有參與謀反,但是屬於誅連之罪,所以司馬牛也不得不逃亡,據記載,司馬牛先逃到齊國,後來逃到吳國,最後死在魯國。

有時候,一個事情如果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都不會有太大的觸動。

可能也就作爲一個旁觀者產生一下共鳴,同時也僅此而已,沒有那種切身之痛的感覺。有的人要走出自己的情緒,是需要時間的。

從司馬牛和子夏的對話來看,應該是在事變之前,也就是說,司馬桓魋還沒有造反之前。司馬牛向子夏傾訴,子夏就安慰他。

子夏在孔門弟子裏,文學最好,《論語》很多內容都是他寫的。

司馬牛也富貴過,兄長司馬桓魋是宋國的大夫,他當然也跟着沾光。但是哥哥一造反,那馬上自己也會變成逃亡者,也就失去了富貴。

子夏說富貴在天,就是講人的命運、人的福報,都非自己可以控制,所以要泰然處之。同時,君子的心卻是可以自己把握的。

司馬牛這個人喜歡說話,比較浮躁。

司馬桓魋則比較兇惡頑固,而且大逆不道,居然想圖謀篡位。

司馬牛也是盡力勸諫,可他講話浮躁,兄弟倆談話就容易鬧掰。

司馬桓魋既然能夠想出要弒君篡位,對他的弟弟也可能會想着要下毒手。因爲這個弟弟司馬牛喜歡說話,要是走漏了風聲,那可不行。

所以司馬牛這個憂是多方面的,既憂國,憂兄,也憂自己。

君子在志於道後,有時候,爲了達到自己理想中的狀態,必須做出一些決擇,其實,內心是矛盾的。雖然在態度上做出了決裂的舉動,同時內心在情感上是依依不捨的。

司馬牛宣佈他不承認司馬桓魋是他的哥哥,這與儒家一貫倡導的“悌”的觀念是相違背的。

雖然哥哥犯上作亂,可孔子並沒有責備司馬牛,還勸他不要憂愁,不要恐懼,只要內心無愧就好。

子夏也同樣安慰司馬牛,說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禮,就會贏得天下人的稱讚,也就不必發愁自己沒有兄弟,四海之內皆兄弟。

其實,子夏提出來的方法是用感化法,也就是說,讓司馬牛用自己的德行,自己的恭敬心去感化兄長司馬桓魋。這個方法是化怨爲親、化敵爲友之道。

也就是說,在因上精進,在果上隨緣。只管盡心盡力去做就好,成與不成自有因果定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