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交友,與善人爲友

人心可分爲二,一是善,一是惡。善多能制止惡,這是一種美;如受不良教育,或被惡人薰陶,惡會逐漸變大,而善會日益侵削。

——柏拉圖



柏拉圖遊學歸來回到雅典之後,開始潛心從事教學和著書工作。像他的蘇格拉底老師一樣,他不需要什麼金錢或物質上的回報。我們也完全可以這樣說,在這一段時間內,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奉獻於對真理、道德和職責的諄諄教誨之中了,並開始對自我人生的經歷進行必要的沉澱積累,總結出最爲一般的經驗爲世人所用。

比如,他對人性的認識方面就深刻指出人心可以一分爲二,一方面是善,一方面是惡。善良的成分多了就能夠制止住惡,這是一種美;如果一個人受到了不良教育,或是被惡人薰陶,那麼惡就會逐漸變大,而善就會日益侵削。兩者如同對立的兩派,在人性的戰場上互相廝殺,看最後哪一方能夠佔據上風。

柏拉圖的這段話其實也是對人性的全面總結,善與惡共存於人的心靈深處,一個人表現出善或惡的一面,關鍵看他內心深處哪一種成分佔比例最大。所以,千年以前我們智慧的先人也曾對人性是本善還是有過激烈的爭論,其實這一切的影響因素很大程度上在於外在的教育程度和學習環境。

我們拋開“性善論”或“性惡論”的爭執不提,具體到人際交往層面,就應當去親近那些充滿人生正能量的人士,結交那些具備善行、本性善良的人,遠離那些不善之人。

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古語說:“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麻生蓬中,不扶而直。”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體現。和善人爲友,可以增長我們的人生智慧,可以開拓我們的思維視野,然後在健康陽光的人生道路上快步奔跑,同時還可以因此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其他人,使整個社會由此形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氛圍,愛與和諧就會成爲社會發展的主流。

周處是我國西晉時期人,年少的時候自持勇力而危害鄉里,被人們將他和山中的猛虎以及水中的蛟龍並列爲“三害”,但是周處卻渾然不知。等到周處將猛虎和蛟龍這兩大害都除滅之後,才發現自己也是人們口中的“三大害”之一,羞愧不已的周處決心改過自新。爲了能讓自己走上正確的道路,周處專程拜當時著名的大文學家陸機、陸運爲師,希望能夠跟隨他們學習爲人處世之道。

但是,周處內心也有顧慮,生怕難以真正地洗心革面。他曾對陸雲說:“我想修養自身的品行,然而擔心年紀大了恐怕沒有時間了。”陸雲說:“古時候的人們講過朝聞道晚上就改變過失,你應該擔心的是自己的志向不立,何必去憂慮美名不能彰顯呢?”於是,周處便磨礪意志,發奮好學,一心向善。在這兩位德高望重學者的指引和影響下,周處終於脫胎換骨,成了一名名揚天下的將領。

從周處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和善人交往能夠令人心生善念,一心追求人生積極的正能量。因此,我們要“擇真善人而交,擇真君子而處”。也正如柏拉圖所提倡的那樣,我們和這些人交往,他們高尚的人格品性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的內心,從而產生“見賢則思齊,見不賢則內省”的良好效果。同時,“天道無親,恆與善人”,我們行爲和善而內心慈悲,那麼人生之路也會更加寬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