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最應該閱讀的一本書

教育者最應該閱讀的一本書

——讀《人是如何學習的》

2020.7.27

從6月18到6月26號,9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人是如何學習的——大腦、心理、經驗及學校》擴展版。屬於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1世紀人類學習的革命”譯叢第二輯。

1

先來看一看這本書的成書背景:幾位美國當代傑出的心理學家,會同來自人類學、教育學、計算機科學、文化與學校教育、數學、科學、物理、歷史、視覺與表演藝術等研究領域的16位頂尖研究人員組成的學習科學發展委員會,受美國教育部教育研究與改進辦公室的委託,對人類學習的科學知識基礎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進行評估,以便向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家長和政策制定者等傳遞來自認知科學、發展心理學、神經科學、人類學,以及學科(諸如科學、數學和歷史)學習研究的最及時有用的研究成果。

這本書就是這一項目的總結報告,書中彙集了新的學習科學出現以來最爲重要的思想和理論,是學習科學這個新興的跨學科研究領域第1本集大成的論著,正是這本書將許多人帶入了學習科學這個新的領域。

據書的封面介紹,第1版出版後,美國國家研究院成立了學習研究與教學實踐委員會,目的在於繼續前一研究項目,探索更好的將學習科學方面的研究發現與實際的課堂教學連接起來的關鍵問題。這本書作爲第1版的擴展版,更進一步的擴充了在第1版中提到的一些基礎研究項目的結果,並進一步探討了將學習科學應用於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效途徑和未來研究方向。

什麼叫學習科學呢?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學習科學是作爲一門科學是研究人在自然環境和精心設計的環境中是如何學習的,難怪書名兒就是這個《人是如何學習的》。

2

那麼,書中總結了最近幾十年關於的學習的研究有哪些發現呢?

1.學生帶着有關世界如何運作的前概念來到課堂,如果他們的初期理解沒被捲入其中,那麼他們也許不能掌握所教的新概念和信息,否則他們會爲了考試的目的而學習他們,但仍會回到課堂之外的前概念。

有效教學的主要特徵就是從學生那抽取出所教學科知識的前擁理解和提供建構——或挑戰——初期理解的機會。

2.爲了發展在探究領域的能力,學生必須(a )具有事實性知識的深入基礎,(b)在概念框架的情境中理解事實和觀念,和(c)用促進提取和應用的方式組織知識。

3.教學的“元認知”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定義學習目標和監控,達到目標的學習過程來學會控制他們自己的學習。

1.教師必須抽取前擁理解並與學生帶來的前擁理解打交道。這就需要:

把兒童當做是用教師提供的知識來填滿的空容器的模型,必須替換與此相反,教師必須積極的探究學生的思維,創建可以揭示學生思維的課堂任務和條件。這樣學生的最初概念可以提供對建構學科知識的最正式理解的基礎。

評價的作用必須拓展超越傳統的測試概念。使用經常性的形成性評價,有助於學生把他們的思維展示給自己他們的同伴和他們的教師。這就提供了修改思維和提煉思維的反饋。

2.教師必須深度的教授一些學科知識,提供相同的概念,在其中運作的許多範例和提供事實性知識的堅實基礎。這就需要:

必須用少量主題的深度覆蓋去替換學科領域中對所有主題的表面覆蓋,這些少量主題,使得學科中的關鍵概念得以理解。

教師必須帶着他們自己對學科領域深度研究的經驗來教學。

問責制目的的評價必須測試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而不是表面知識。

3.元認知技能的教學應該整合到各種學科領域的課程中。

如何設計好的設計課堂環境?

1.學校和課堂必須是學習者中心的。教師必須密切關注學生帶入課堂中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2.爲了提供知識中心的課堂環境,必須關注教什麼(信息,學科知識),爲什麼教(理解)和掌握什麼能力。

3.形成性評價——設計用來將學生的思維呈現給教師和學生的持續的評價——是很重要的,他們讓教師去把握學生的錢概念,理解學生再從非正式到正式思維的發展性通道中所處的位置,並相應設計教學,在評價中心的課堂環境中形成性評價,有助於教師和學生監控學生過程。

4.學習以基本的方式受發生於其中的情境的影響,共同體中心的方法需要開發,用於課堂或學校的規範和建立與校外世界的聯繫,以支持核心的學習價值觀。

3

基於以上對學習的理解,我們教師該怎麼做呢?

1.爲深層學習而教。

傳統教育往往強調對課文的記憶和掌握要達到深層理解,而僅憑普通的問題解決技能和答案的事實記憶是遠遠不夠的,專業知識涉及到對概念原理和探究過程等知識的精心組織。

新教學方法的支持者通過讓學生參與個人活動,來建構學科領域的知識基礎。這些方法包括一組事實和定義清晰的原理,教師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對給定主題的理解,也幫助他們成爲獨立思考的問題解決者。達到這一目標的一個一種途徑是告訴學生他們已經掌握了相關知識,在解決老師佈置的各種難題時,學生理解了支配主題的原則。

新的科學教學方法的一個關鍵方面是強調幫助學生克服根深蒂固的錯誤概念,對學習的干擾。

2.要成爲專家教師。

專家教師瞭解他們所教學科中的知識結構這種知識,向他們提供了引導學生完成給定作業的認知路標,用於評定學生進步的評價方法,以及教師的疑問答形式提出的問題。專家教師對學生特別難以掌握和榮譽及掌握的學科知識領域是敏感的:他們瞭解可能阻礙學習的概念屏障,所以他們會密切關注這些學生錯誤概念所暴露的症狀,以這種方式,學生的先前知識和教師的學科知識都成爲了學習者成長的關鍵組成部分。

總結一下:

1.教師需要學科專業知識,也需要教學專業知識。

2.教師需要了解知識理論(認識論),這些理論可以指導他們所教的學科。

3.教師需要把教育學理解爲反映學習原理的智力學科,包括學習者的文化觀念和個性,如何影響學習的知識。

4.教師是學習者,學習原理和學生學習的遷移同樣適用於教師。

5.教師需要有機會學習兒童認知發展和兒童思維發展的理論(兒童的認識論),教學實踐如何依賴於學習者的先前知識。

6.教師需要建立他們自己基於終身學習的專業發展模式,而不是基於一個“更新的”學習模式,以便運用指導他們職業規劃的框架。

4

梳理到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書中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過分麼?

當然不過分,教師非但不能落後於人類文明的發展,也不能落後於學習科學的發展,或者說,教師要了解學習是怎麼發生的,才能在課堂上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更好地發生!

這就要求教師的專業水平(學科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不能是一條平靜的小河,而是一架不斷往上延伸的階梯。

這是教師這個職業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教師自我實現需求對教師自身的要求。

這是一條既枯燥又迷人的路,“斗折蛇行,明滅可見,不可知其源”,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教師,一羣又一羣教育工作者,奮力往前爬去,漸漸成爲一個專家型教師,樂不知返的追求者。

一起快樂地往前爬吧,前方會有不斷“豁然開朗”的桃花源!

這本書我讀了兩遍,還需要反覆閱讀,因爲教師首先也是一名學習者,其次是一名教人學習的學習者,所以如果用一句話來推薦的話,那就是:這是教師最應該閱讀的一本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