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爲中華?何爲中國?絕非以疆域和外形爲判斷標準

我們下面探討一個古老的問題,就是何爲中華,何爲中國?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大, 但是作爲一箇中國人,一個炎黃子孫是不可不知道的。

中華,亦稱華夏,起源於伏羲造八卦,定了陰陽平衡的理。堯舜禹三代禪讓後,大禹王根據河圖洛書把天下的山川河流重新定位,制定了河流的走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禹治水。這種定位是天人的聯繫,人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會道德高尚,天神也會施善慈悲與人。整個中華處於一個慈悲洪大的、一個聯繫着宇宙微觀宏觀的良性循環體中。

大禹治水後繼承了舜的王位,國號夏,鑄九鼎,制定洪範九疇——即天子的九項責任,也就是九條治世良策,從此開創了華夏文明。夏朝剛開創時,人的道德是非常高的,思想也簡單淳樸,那時候的人接近半神半人的狀態。

經過夏商周幾個朝代的更替,歷史發展到春秋戰國後,人類的道德開始衰退。秦始皇統一六國,清除了社會上各種雜亂的諸子百家的思想。漢朝四百年間尤其漢朝末年的三國時代演繹了中華文化中的義和智慧等。漢之後的歷代也有其不同的精華的傳統文華,至唐朝達到鼎峯。我們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就是中華文明歷史中最強盛的唐朝,有關“華夷之辨”的論述。

《全唐文》中程晏的《內夷檄》說到:“四夷之民長有重譯而至,慕中華之仁義忠信,雖身出異域,能馳心於華,吾不謂之夷矣。中國之民長有倔強王化,忘棄仁義忠信,雖身出於華,反竄心於夷,吾不謂之華矣。豈止華其名謂之華,夷其名謂之夷邪?華其名有夷其心者,夷其名有華其心者,是知棄仁義忠信於中國者,即爲中國之夷矣,不待四夷之侵我也,有悖命中國,專倨不王,棄彼仁義忠信,則不可與人倫齒,豈不爲中國之夷乎?四夷內向,樂我仁義忠信,願爲人倫齒者,豈不爲四夷之華乎?記吾言者,夷其名尚不爲夷矣,華其名反不如夷其名者也。”

這段話大致意思就是說:中華周圍的少數民族部落,嚮往並且接受中華文化的,雖然生活在外邦,可是就不能再稱其爲蠻夷了,而在我們中華地區長大的,即便血統上是華夏族,但是如果他不忠,不義,不仁,不信, 不認同我中華文化,也不能算作中國人。所以判定一個人, 一羣人算不算中國人,中華,是出於他們是否保有和中華一樣的價值觀和認同感,而不是指他的出身、膚色和血統。

比如在先秦時代,華夏僅爲周王朝的代稱,但是同時凡遵周禮、守道義的諸侯國人,也可以稱爲夏人和華人,通稱爲諸華、諸夏。反之,不遵守周禮、不尊重周天子,縱使和周王室保有血緣關係的諸侯國也被視爲蠻夷戎狄,比如同爲周王氏、姬族諸侯的吳國,因爲不守周禮,當地人有着刻面紋身,袒胸露背的風俗,並且擅自稱王,一樣被中原諸侯們視爲“蠻夷”。

隨着中國歷史上版圖的變遷,哪裏才能稱之爲中國呢?其實國土大小並不是古人判斷是否爲中華的關鍵,古人認爲中國這個概念主要是在人們的心中。史記趙世家中記載着公子成對趙武靈王說的一段話,最能表達這個概念。公子成曰:“臣聞中國者,蓋聰明徇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

它的意思就是說中國的概念既不是政權的概念,也不是地理國土的概念,而是單單從文化這一個方面所界定的。那就是,有遵從聖人教導的地方叫作中國,有仁義施行的地方叫作中國,有詩書禮樂被推崇的地方叫作中國!所以,唯有尊重道德規範,施行仁政,盛行禮樂的地方纔能夠被稱爲中華!

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常伴隨着外族的入侵和征服,幾千年間無數遊牧部落或遷居內地,或揮舞着屠刀殺向中原,但是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來到中原後不久都漸漸消失在中國史籍當中了。比如東漢年間匈奴部落分裂爲南北兩支,南匈奴在呼韓邪單于的帶領下歸降漢朝,被賜予國姓—— 劉,分佈地區包括今甘肅慶陽、寧夏、山西、陝西、河北省北部、內蒙古一帶,經過百年接受了中原的禮樂文化,和當代人通婚,最後徹底融入了中華。

又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前後建立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政權,其中較大的如由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權,在入主中原百年間幾乎徹底的學習了中華文化,皇族姓氏都由拓跋改成了元姓,至於衣冠,制度,那也全面漢化。最後也融入了華夏民族之中了。再如之後的大一統王朝——隋和唐,皇族也都有少數民族血統。可是卻再也沒有人將這些人視爲蠻夷看待了。就因爲他們真正繼承了我中華正統的道德和禮儀。

在當時大唐的都城長安和洛陽,都有大量的外國人居住於此,並且擔任許多朝廷命官。比如波斯王子卑路斯,由於祖國遭到大食(阿拉伯)侵略,他沿着絲綢之路,向東逃到長安,唐高宗李治授予他右威衛將軍。還有大食(阿拉伯)人李彥升,從小隨家人來到中國定居,取中國名字,是一位歸化唐朝的阿拉伯人,唐宣宗時期他要求參加科舉考試,當時還在社會上引發了爭論,有一部分人認爲這高鼻深目的胡人不能算作中國人,不應參加科舉考試。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爲他既然讀了聖賢之書,知曉了孔孟之道,那他就是中國人了,是中國人當然就可以參加大唐的科舉考試。結果李彥升不負衆望,進士及第,成爲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穆斯林裔進士。

當時的一位進士陳黯還專門爲此事寫了一篇文章——《華心》,表明到底什麼纔是“華裔之辨”。其中寫道:“夫華夷者,辨在乎心,辨心在察其趣向。有生於中州而行戾乎禮義,是形華而心夷也;生於夷域而行合乎禮義,是形夷而心華也。”

意思就是,什麼是蠻夷?什麼是華夏?唯有辨別他的心。怎樣才能辨別呢?就是看他的行爲。有人雖生在中國,但是行爲違背道德倫理、禮儀規範,就是一個外表華夏、內心蠻夷的夷狄。相反如果一個人生在海外,即便是金髮碧眼,高鼻深目,但是在行爲上卻合乎中華的倫理綱常,孝悌忠信,那麼他就是外表蠻夷、內心華夏的中國人!

《全唐文》中程晏的《內夷檄》更加詳實的解釋了這一觀點:“華其名有夷其心者,夷其名有華其心者,是知棄仁義忠信於中國者,即爲中國之夷矣,不待四夷之侵我也。”這段話大致意是說:在中國境內長大的,即便是黃皮膚黑眼睛,但是不講忠,義,仁,信。不接受,不認可我們中華文化,那就是中國境內的蠻夷,有這種人在身邊,哪裏還用外族入侵啊!

唐朝以後南宋的岳飛,給我們留下了忠的文化。明清之後的文化沒有唐朝工藝精細而又大氣的表現,但是也出現了康乾盛世。中華五千年文明,每一朝代的文化都有不同。文化本身包括山川地理,民俗方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地靈人傑。這片土地孕育出的傳統文化,敬神重德,象天法地。這是中華之本,中華之精氣神。

看看當今,如果沒有了傳統的居住環境,沒有了傳統道德,沒有了五千年承傳的中華文化,恐怕在古人眼中早已不是中華,也不是中國了。不管東西方的任何一個民族,民族的傳統文化最開始都是神佛傳給人的,是民族的根和靈魂。

如果丟了根和靈魂,就如同 人丟了精神和魂,形同行屍走肉一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