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會有好運氣》

今年,努力看童書是個目標,上次看到一篇書評,對這本《明天會有好運氣》評價特別高,就即可下單買來了,一直沒有時間看。有時候就是因爲看到某一篇書評就迫不及待的買來看了,有時候看了會有點小失望,有時候又覺得確實很不錯。書評本來就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每個人看書的眼光和代入感都是不一樣的。

今年班級圖書角建立起來以後,我就努力先把這些書看一看,今年可以不買書了。每次看完都要寫一個簡單地讀後感吧,覺得特別好的就多寫一點。

《明天會有好運氣》便是一個十二歲女孩薩默,直面生活,戰勝恐懼與憂慮的成長故事。薩默一家是自外公外婆從日本移民到美國的家庭,在這個夏天薩默一家遭遇接二連三的“壞運氣”,先是爸爸媽媽要回日本照顧病重的長輩,而在美國,爲了維持生計,年邁的外公外婆要重新工作,薩默自己剛剛從一個致命的疾病中活過來而因此對外界充滿恐懼,薩默的弟弟因爲性格孤僻而狀況頻出……而這些所謂的“壞運氣”並沒有打倒薩默,她不顧別人異樣的眼光堅持跟美國朋友詹森說“你好”、用心開導照顧有怪癖的弟弟傑斯、努力地幫外公外婆完成麥田收割……在努力勇敢面對生活的過程中,她明白了爸爸說的“做你力所能及的事”的生活意義,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好運氣。

這是有一個在麥田成長的勵志故事。

這本書的中文版是是2015年出版的,英文版是2013年出版的,感覺時代並不是很久遠,但是這樣美國大農場的農業生活題材的,還是描寫到日裔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的艱辛的生活的似乎真的不是特別多。

這本書的筆觸輕盈簡練,很多畫面描述的很溫暖,不乏幽默和同情心,對爺爺奶奶的描寫和形象塑造的都挺豐滿。特別是看到他們那麼大年紀一身病痛還要去爲了生計努力的工作,簡直是在拼命活着啊。12歲的莎默在家庭窘迫的生活的壓力之下,在一個月夜下的麥田裏開起了30噸中的聯合收割機。作者把這個景象描寫的很唯美,但是卻讓我感到一種現實的殘酷。

書中對各個層級的人所佔據的社會中的地位也有所描述,農場主,然後下一層是代收公司的老闆,最後是最底層的工人。這些工人在代收工作這段時間每天要工作16小時以上。對努力從司機奮鬥代收公司老闆的夫婦二人還是感覺值得敬佩的,他們體貼工人,對薩摩的爺爺奶奶還算不錯。文中出現的各個階層的人雖然稍有對立,但是大致還都不錯,基本沒有壞人的形象。

其中一個細節寫到代收公司老闆的兒子是要上大學的,但是薩默和弟弟好像就沒有這種機會了,他們父母和老師對他們的教育的要求不是很一樣,這是不是也是階層固化的一個表現。

仔細品味,一本書中總有很多值得思考或留意的點觸動你。就讀下去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