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哩吧嗦的道理――姑且谈谈环境与读书吧

小扇子:

你上封信提到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我想,无论是你我,还是很多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甚至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吧。

人都是有惰性的,而那些有事干的人,也不完全是自主愿意去干的,常常是被现实环境所逼。

例如员工不完成任务,业绩就不达标;老师今天不备课,明天上课就可能无序。

假如你的老师今天突然给你布置,明天就要交了,那么,你今天肯定是有事做了,想拖延懈怠都不可以了。

我们很多人是被环境或者他人,赶着向前走的。

古人云,“境随心转是圣贤,心随境转是凡夫。”,以及孔子说的“慎独”,其实也是再说人不能被环境左右,而是人在不同环境下都能保持自身的自主性。

我们很多人常常说要摆脱他人的安排,要掌握自己的人生,掌控自己的生活,但是当我们真正拥有掌控的船桨时,面对如大江大海般的辽阔生活,顿时便迷茫,缺乏动力了。

因为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是自由的,但是对于人的意志来说,是需要克服自身的浮躁,懒惰,不能坚持等缺点,而实现自律,这就有点难了。

所以从古至今,凡夫俗子还是占大多数的。

要逆着环境去做事很难,更别提当什么圣贤了。但是我也发现,其实我们做一件事,最难的就是两个词:“迈出第一步”与“坚持”。


每次看完你的信时,我就想快点回信。但是呢,我总会想很多,觉得好像还没准备好,担心写得太浅薄或者纠结写什么话题。结果是越想越纠结,几天都没下笔。


今早终于良心过不去,不能让你等了,必须开始写了,不管那么多了。于是就有了这些啰哩吧嗦的道理。

事实证明,第一步就是心理关,克服“不想”的心理,逼着开始了第一步,于是就有了两步,三步……再往下,那就是要靠“坚持”了。

你看,我们有了第一封信开始,也就会有未来的无数封。我们也是借这个平台创设一个环境,我不回信,便是欠你一个回音,这多不好呀,我都不好意思了。

当自己的自身的内驱动力不足以驱使我们去做事时,环境就会给我们压力。当不了圣贤,那就被这两个力“挤一挤”也不错哈哈。

总之,我们在前进就对了。

还有你说到的读书。关于读书的益处,我们听的道理多得简直是听得十分烦腻了。我就不拾人牙慧了。姑且说说我的切身感受。

之前跟你说过的,我是从初中才开始阅读的。在此之前,看过的书除了儿童图画书就只有教材。

从初中,高中,到现在,这一路的阅读历程中,我也会曾迷惑过,读那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

就是摘抄些好词好句,看看别人的故事,听一些人生道理?况且我回想我读过的书,很多都在我的脑海中“面目模糊”了,更别提对我有什么影响了。

这些对读书意义的怀疑,让我在高中的时候,阅读量并不高。后来上了大学,有个更多的时间,就会去看看书,打发打发时间。

但对于读书的意义,我也是前几天才想明白。

于我而言,读书给我带来最大的意义便是让看到了人的卑微与渺小,大善与大爱,让我懂得了“宽恕”与“慈悲”。

这不是哪本书教给我的,而这是我看过的,听过的所有,沉淀下的感悟。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初中时看白落梅写的张爱玲传的书名,当初是真不懂,而现在倒是越来越能理解了。

是看别人的故事看多了,才发现这个世界之大,装的下高贵与不凡,也装得下不堪与不甘;有群星闪耀也有卑微与渺小;有顺遂如意也有进退两难,有一方净土也有藏污纳垢……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啊,这就是一个个人的一生,是芸芸众生相。

站在这样一个俯瞰的视角,世界开阔了,而人渺小了。人生迷茫,苦难挣扎,悲欢离合,爱怨情仇困住了一个又一个的人。我们看着别人的故事,也在写下自己的故事。

以前听到“范进中举”的故事,我会觉得不可思议,很搞笑。但是前天,当我再听到时,我会感觉他太可怜,一生的寄托就在那点功名上,屡战屡败,命运可怜他让他中了举,最后还激动过度疯了。

那个时代,像他这样的人也不少吧。而现在,也会有很多人即使用尽全力依然也不能得偿所愿,这样的悲剧是普遍的呀。

像《长恨歌》里,王琦瑶的爱情之路坎坷,一生“得非所爱”,“爱不可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像是命运捉弄,真是令人喟叹不已。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了一篇写特蕾莎修女的文章。让我也突然很有感触。我之前会想,看这些做善事的人物事迹就像是看一些鸡汤一样,很无趣,不过也是让我们赞叹一番罢了。

但是那天看完时,我想起了我在一本书的序言里看到的一句话:“让伟大震颤你的心灵,让大爱感动你的灵魂。”这就是这些文字的意义啊。

在这样的伟大与大爱浸润下,人才会有更广博的格局,根植下真善美的种子,生根发芽。

不知不觉说了那么多,都是我个人成长的所见所闻所感,希望对你有启发啦。

                                                             

                                                      QY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