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幻的快樂還是真實的乏味

    有一個快樂箱,當你躺到這個箱子裏,它會自動給你注射各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它會給你的大腦裏注入各種各樣的刺激(電信號),讓你感受到一個活色生香的世界,比如說:你想要快樂舒適的感覺,快樂箱就會給你大腦注射這種刺激(電信號),讓你“真實”地感受到快樂舒適的感覺,但你永遠不會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中(箱子裏)。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箱子存在,你是願意過一種艱難而乏味的現實生活呢?還是願意過一種簡單快樂,虛幻但不自知的生活呢?



    以我這種好喫懶做,把人性的弱點發揮到極致的人,怎麼能經得住這種誘惑?如果有人問我:“你工作時最大的夢想是什麼?”我的回答:當然是不工作。

    在生活中,會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出現問題的時候,有人會習慣性的抱怨“我的同事出問題了”、“我的領導出問題了”、“社會風氣出問題了”。我更絕,曾抱怨過“人類祖先出問題了”,事情也是因爲一個問題引起的:

 

人類發展按照技術劃分爲原始時代(漁獵時代)、農業社會、工業時代、信息時代。在這幾個劃分的技術社會形態中人類過得最舒服的是哪個階段?大多數人會選我們正在生活的這個時代,穿的暖喫的飽,生病有社保,出門有車坐,沒事躺在牀上刷視頻,難道不香嗎?

    事實上人類活得最舒服是在原始時代,每天只需幾個小時的狩獵採集就能獲得足夠的食物,剩下的時間曬曬太陽,逛逛大草原,無憂無慮的生活不好嗎?

    可是就是有些人類的祖先閒不住,選擇自己去播種,蓋房子定居,從此人類進去了農業時代,勞作的時間反而增加了,就有了日出而作,日出而息。人類也開始有了職業病腰肌勞損等腰部疾病,從此人類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到了工業時代一系列的標準化,工人們圍繞着機器24小時不停地運轉,同時操作着簡單、重複且沒有意義的工作。

    到了信息時代,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相應的生活品質也提高了,各種的生活工作壓力讓人喘不過氣。大家心裏都明白,這裏就不贅述了。但人類爲什麼從漁獵時代發現到現在,這應該由社會學家解釋。   

    寫到這裏是不是感覺很喪,很負能量,但這就是我本能的想法,誰都願意想過一種舒服快樂的生活,又有誰願意過壓力大又痛苦的生活呢?但我還是願意選擇過一種艱難而乏味的現實生活,因爲對“快樂”和“舒適”有些誤解。

  快樂

  有句話說:“只給孩子糖,孩子覺得糖就是苦的”,那種在快樂箱中的快樂是一種痛苦,因爲人的適應能力很強,一定程度上的快樂刺激很快就適應並且體會不到,只有不斷加大劑量,這樣循環下去總有一天會達到極限。就像上學的時候,上學的時候想放假,放假的時候想上學。

    快樂也有高低之分,去看電影、看綜藝、刷抖音和給家裏做一頓飯是有本質區別的。前者是在消費別人創造機的產品,你是被接受、被餵養的、是一種稍縱即逝的快樂;而做飯是在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作品,你是創造者、供給者、是一種高級的快樂。

舒適

    什麼是舒適?不被打擾、無需努力、不與環境衝突、不付出任何努力地活在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上不需要太多的東西,沒那麼多雄心壯志,完全像狗一樣活着,活着就好。但這樣真的就舒服嗎?

    日本有一種“窮忙族”,他們不願上學上班,不想付出努力,但他們總得喫飯吧,怎麼辦?他們在地鐵裏,在街上找垃圾箱的舊雜誌撿出來賣掉,每天忙活很長一段時間,把這些舊雜誌賣到指定的地方,然後換一碗麪條喫。“窮忙族”雖然不上班可以給自己減少了很多麻煩,但有些麻煩還是無法擺脫。

    像我自己住的房子因爲懶很少打掃,因爲追求的是舒服嘛,打掃會帶來不舒服和痛苦,就不會去收拾它,最後我好像很舒服,其實非常不舒服的豬窩式的環境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