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間的摩擦

20200815:鄰居間的摩擦

        我的鄰居隔壁兩家,這兩天因爲撞車事件,兩家鬧的很不愉快。起因是一家的親戚騎電動車把另一家新買的轎車撞了一下,兩家當時把保險公司的人叫來查看,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劃分,轎車的車主負全責,車主是鄰居20來歲的姑娘,而騎電動車的是一個男小夥,是那家鄰居的親戚,鄰居兩家的大人在現場協商,轎車入的是全險,有保險公司負責修理;轎車方讓騎電動車方賠付2000元,兩家因爲賠付的問題,心裏都不舒服,兩家以後可能要因爲這件事而存在芥蒂了。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這可是老祖宗對我們中華民族互相幫忙傳統美德的精闢總結;如果鄰里關係處得好了,當誰家有事時,會及時得到鄰居的幫忙,平時還可以相互關照;在鄰里之間處理問題時,都應該寬容大度,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有矛盾時要真誠坦率的交換意見,只要處理方法得當,就沒有什麼問題。既然是鄰居,低頭不見擡頭見,對於一些小事,用恰當的方法處理解決,雙方千萬不要惹出麻煩,以和爲貴,誰喫虧佔便宜多少又有何妨?斤斤計較的結果,會讓雙方的心理從此留有陰影。

          衆所周知清朝三尺巷的故事,在清朝康熙年間,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巷南爲張英宰相府,巷北吳家宅。一次,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這宅基地的問題上發生了矛盾,因兩家宅地都是祖上基業,又年代久遠,對於宅界誰也不肯想讓。於是兩家把官司打到了縣衙,因雙方都是名門望族,官位顯赫,縣官一時不敢輕易了斷;於是張家人就千里送書給在京城做官的張英,期望他能利用手中的權力解決掉對方的吳家,不料張英回詩一首“千里來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沒想到這一首打油詩,讓張家人讓出三尺宅地的同時,吳家也主動退讓了三尺,這不僅化解了兩家多年來爲爭執宅基地的矛盾,讓兩家盡釋前嫌,重歸於好;也造福了鄉里,從此一條六尺巷的巷子,村民們可以由此自由通過,一時之間傳爲佳話。六尺巷的故事告訴世人,大度做人,克己處事,鄰里之間禮讓,和睦相處,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

          鄰家關係相處好,居家生活無煩惱。在日常生活中,鄰里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忙的感人事蹟不斷湧現。我很慶幸,平時遇到的鄰居都很好,從來沒有與鄰居們發生過一點摩擦,能遇到這樣的好鄰居,是我們的福氣。

        鄰居是沒有親情,因爲緣分,把我們相聚在一起,作爲鄰居都要倍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鄰居們要天天見面,不是親人確勝是親人,鄰里之間要真誠相待,把雞毛蒜皮之事不要放在眼裏,看中的是鄰居情,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鄰里之間平時用一個簡單的微笑,一句善意的問候,傳遞着一種相互的尊重;鄰里一家人,互助大家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