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的故事

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晴

我拎着暖水瓶走出病房去開水間,“忘戴口罩了吧”“招財貓”小護士笑着對我說,“不好意思,又忘了”我連忙返回去,從點滴架上摘下口罩,戴上再出門,這種情節住院頭兩天,每天都要上演。

口罩,如今是居家、出門、旅行必備神器。當別人用異樣的眼光注視你時,不要自作多情,以爲自己多漂亮,多半是因爲你臉上少了什麼。

我和姐姐住進病房,因爲沒有外人,感覺像在自己家、無拘無束。早晨護士長帶領一隊人馬進屋查房,那架勢挺像學校裏值日長帶領值日生進班檢查衛生,每個人都表情莊重、一臉嚴肅。“有什麼問題嗎?下次我們進屋查房時,記着戴上口罩”護士長髮話了,語氣權威、不容置疑。“好的”我倆頻頻點頭。

每天她都來查房,有時候就忘了戴口罩,她雖然沒說什麼,從眼神裏能明顯看出不快。

昨天下午,兩個小護士進屋來,我條件反射似的連忙戴上口罩,護士衝我笑着擺擺手,意思是可以不戴了。我說好容易養成習慣了,還是戴着吧。

原來是讓我們填寫一個關於醫院服務的網上調查表。我熟練地操作手機,每一項都選擇最佳答案,離開時她們連聲道謝。我跟姐姐說,今天又不用戴口罩了。

中國人很有意思,不同場合、不同情況,要求很不一樣。每個人都能在“做”與“不做”中熟練切換,需要做時就正襟危坐,一本正經;不需要時,如果你再做,就顯得不通世故,傻頭傻腦。至於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時候不該做,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圓融善變是一種智慧,但如果原則問題也總是變來變去,就會讓很多應該堅持的事堅持不下去,即使堅持,做着做着就變了味。

如同這次疫情,很多人都養成了勤洗手的好習慣,環境衛生也是空前的乾淨,但是疫情過去後能否繼續,就很難說了。

住院後我和姐姐由一位年輕的張大夫負責。他知識很全面,姐姐經常咳嗽,他分析有過敏性哮喘的可能,一位骨科大夫知識能如此全面令人肅然起敬。他戴口罩時很精神,我和姐姐去辦公室看檢查結果,他沒戴口罩,我們都沒認出來,他臉型也不難看,就是沒有戴口罩時順眼。有人說,口罩是最好的整容產品,即使疫情過去也要堅持戴口罩,既省化妝品錢,又有美顏效果何樂而不爲呢。

今天中午姐夫給我們帶來一些生活用品,因爲不能下樓,一位年輕的男護士給我們直接送進病房,他一手拎着兜子,一隻手用口罩捂嘴(一定是上級要求進病房必須戴口罩)樣子挺滑稽。關於口罩的故事,今天就寫到這吧。(寫於8月15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