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夜讀】學習中的小思考(Ⅱ)

讀過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化課》,對他給文化下的定義很是贊同。他說:“文化,是一種成爲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

說到文化,東方有東方的文化,西方有西方的文化。東西方文化既有其相通性,又有着不小的差異。

譬如說慈善。近代將其定義爲“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謂之善。”

東西方的慈善事業皆是古已有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西方通過教會、協會、基金會等開展慈善事業,特別是“二戰”後,個人捐贈免稅入法,富豪大亨多熱心慈善,如洛克菲勒家族、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在中國,古往今來,儒家講慈善、講施捨,佛家講佈施,有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這樣的慈善,涉及面更廣,類別更寬泛。

再譬如說需求。我們大多知道馬斯洛需求層次論,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實現自身價值的需求等五類。我沒見過在中國有這樣上升到理論的凝練、剖析,但是中國人老早就把這樣的需求,通過喫飯、喫酒、喫茶這樣的常態化生活方式來表現。喫飯,“民以食爲天”,解決的是老百姓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喫酒,或是“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恬淡,或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的豪爽,解決的都是社會交往需求和尊重需求;喫茶,透過唐代詩人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的高潮部分,也稱《七碗茶詩》,尤可窺豹一斑,三兩知己一道喫茶,不僅解決了“口吻潤”,更是帶來了“通仙靈”、“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的精神愉悅。

東西方文化又有很大的不同。網上查得到《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系列圖示,就很說明問題。

舉個溝通的例子。西方人相對很直接,用北美崔哥的話說,老外的第一句話就表達了他的觀點和意思。而中國人不是這樣,相對含蓄、婉轉,或者說是繞着彎來說,許是他的觀點和意思在最後一句,許是他不明確說出來,你得猜。

個人覺得,唐詩裏最能表露情感的就是那些送別詩。

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先說事,再說景,借景抒情,那種落寞和悵然若失躍然紙面。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直接寫景,借景抒情,把那種一路從長安送到渭城的兄弟情,那種戀戀不捨、依依惜別表達得淋漓盡致。

最絕的是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作爲師長和領導的楊萬里,因爲青年才俊林子方要去外省履新,他起早到淨慈寺爲其送行。這是同題二首送別詩之二,據傳詩裏有極強的隱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大意是藉着寫西湖的美景,爲青年人的職業發展點步。要知道,在都城臨安、在皇帝身邊,資源最好,機會最多。其實,這和今天也差不多,青年人都愛去北上廣深,即使生活成本高居不下,也愛“北漂”,就是因爲發展機會多。看來,這首隱喻詩過於高深,年輕的林子方沒有聽出領導的弦外之音。

這就是文化,我們不能說這種或那種文化的好與不好,它就是“一種成爲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