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供じゃあるまいし(又不是小孩子)


这篇文章是写给我自己的。

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要靠自律来进行一切的生活,工作,学习。

一个重度懒癌晚期患者,只要躺在床上就无法进入一天的活动。等我睡觉前,一天过去了,除了懊悔就是惋惜,然后睡去。

一个沉迷电视剧手机无法自拔的人,总是因为这些,错过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放弃了努力,我总是在和这样的自己作斗争。努力说不,努力看清自己,努力去脱离自己沉迷的一切。

我努力了二十多年,从一个小孩已经蜕变成了一个独当一面的成年人。以前连基本的日常生活作息都难以保证,各方面都是疲惫,总是对自己说,再等一等,再拖一拖。

到现在,对我依然有很大的困扰。但是,不同的是,现在我会在停止拖延的时候,立刻起身,做完该做的事情。

其实,那一个度,突然停下来的那个度很难,如何让自己停止。

我对很多东西都缺乏“度”。

################

*听歌的时候,习惯于把喜欢的歌,无限循环,哇哦,腻烦的速度很快。

*看电视剧的时候,会一鼓作气看完,忍不了等待,连夜通宵,然后会很疲惫,快乐没有感受到,总之看完了。

*打游戏的时候,会一连打好几个小时,不能在很愉悦享受又刚刚好的时段内去结束它,然后熬夜,输赢无定,身体透支。

*和朋友一起聚会也是,美好的时光应该是短暂而又绚丽的。我很贪婪那种美好,总是延长美好,最好所有人都疲惫不堪,没有什么还玩儿的,也没什么可谈的,我们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告别。

*穿衣服也是如出一辙。明明有很多干净的衣服,新衣服,可我却很固执,就穿那一件,脏了就赶紧洗,洗干净了,还没干就用吹风机吹干,继续穿。直到穿旧了,破了,不喜欢了,弃之不顾。

回头想一想,我们喜欢的人,喜欢的事情,喜欢的物件,喜欢的时光,
后来能让我们念念不忘,永久的惦念,就是因为其短暂性,才能体现出它的美好之中的珍贵性。

其实,虽说我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努力了二十多年,其实是最近才能做到如此收放自如。

政治上常讲,“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如果我曾经放弃了,可能今天也不会做到。
有两件事让我顿悟。

**第一件事是我在看《朋友请听好》的综艺时,何老师讲的一句话,关于如何能快速的放下手机,大概就是说给自己定一个闹钟,玩多久之后决定放下手机去干今天需要完成的事,下定决心去做。

这之后我就潜意识有这样做。

例如玩游戏之前就告诉自己,玩一个小时之后,要去洗衣服收拾家。

刷剧两到三集之后,去看书,写作。

后来就小有成效。

第二件事是,我刷到了一篇学长写的考研经验贴。

对,无论我多么漫不经心,我也是一只考研狗了。哈哈……

关于自制力,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子供じゃあるまいし”,又不是小孩子了,需要别人来限制你的学习和日常吗,请作出成年人的样子来。

我当时一下子觉得无比羞愧,也给了我极大的动力。

其实,人生本来就是枯燥乏味居多,生活也如此。我们只有独自一个人去经历这些枯燥孤独,才能越过无数荆棘,感受乘风破浪的美好和精彩。

我努力了二十多年,从来没得到过真正意义上的某一件事情的成功,看不到的未来的努力,是绝望的,所以我时常安慰自己,这一路上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这一路的风景,更值得我去铭记。

而我现在懂得,虽然以时间为单位组成的岁月,冗长的让人害怕,但是如果你没坚持到最后,请大声的抽自己一巴掌,你这个loser,你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吧。

如果你已经成年,请不要再装作一副小孩子的模样,勇敢接受成年的我们。

如果你现在再问我,你最喜欢哪一个时期的自己,我最喜欢成熟,独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中年。

而不是懵懵懂懂,一无所知的过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路,而这路绝对不会在过去,它就站在你眼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