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寫實彩鉛丨如何通過同類色運用刻畫超寫實靜物


練習目標:通過對同類色的運用,讓塑造的靜物達到接近寫實的程度。

預期結果:通過同類色的混色實驗,找到更爲自然的“亮,灰,暗”面之間的顏色過渡效果。
練習結果:基本掌握通過同類色的相互疊加過渡,塑造靜物體積感。

畫前思考:

1. 起形。
靜物的外輪廓線(藍綠箭頭)與內輪廓線(紅箭頭)的粗細&虛實存在差別。外輪廓的線相對較實,在畫的過程中,有些往內翻的邊緣可適當加重。內輪廓的邊緣不用刻意去勾線,直接用棉籤柔和過渡。

2. 分析物體在單色彩時的素描關係。

通過圖像分析得出:光源來自左上方。
a. 高光 —— 蛋黃左上角, 雞蛋蛋白褶皺凸出處。
b 亮面 —— 蛋黃左上角,蛋白左上。
c. 灰面 —— 蛋白處。
d. 暗面 —— 蛋白凹陷處,蛋黃右下方,陰影處。
e. 環境光 —— 蛋黃右下高光,蛋白邊緣光。


3. 色彩明度&純度分析。

針對不同面的上色方案:
a. 高光面 —— 顏色最純的白色,直接用白色彩鉛or高光筆上色,不加任何雜色。
b. 亮面 —— 亮色+一些白色。
c. 灰面 (接近純色)—— 飽和度高顏色與同類色疊加。
d. 暗面 (濁色)—— 飽和度稍低顏色+同類色+少許低純度互補色。
e. 環境光 —— 飽和度稍低顏色+ 白色 + 少許低純度分散互補色。


蛋黃配色方案

蛋白配色方案

回顧:前次畫出現的問題及老師指導意見。

  1. 體積感表達不強,亮度純度不夠,灰面不敢壓重色。
    解決方式:在畫前先分析光源及物體的受光面,灰面及暗面。之後,在色卡上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分析顏色純度與明暗關係,找到符合原圖的配色方案。

  2. 對顏色的純度及厚度方面判斷不準確。
    解決方式:在畫前思考時,加入對顏色純度及厚度的判斷,完成後,與原圖進行對比。逐步加深對顏色純度及厚度的準確性。

  3. 大色塊鋪色不均勻。
    解決方式:把筆側握後,密集排線。用適量松節油輕輕擦拭後,用乾淨的棉籤擦拭柔和顏色。

繪畫步驟:

發現問題:

  1. 蛋黃疊色過渡不均勻。顏色與顏色之間的邊緣線明顯,不自然。

  2. 蛋白燒焦的邊緣觀察過於瑣碎,在操作時對着一個個的圖案去抄形和顏色,結果陷入到細節中,導致作畫效率降低。

  3. 用高光筆太粗暴了,導致液體濺在畫紙上。

  4. 爲避免投影,拍照離光源太近,使畫面曝光過度。

解決方案:

  1. 深色到淺色及淺色到深色之間相互做漸變過渡。用棉籤沾松節油在顏色與顏色之間的邊緣輕輕擦拭,再用棉籤擦拭一下。能抹平筆觸,過渡更加細膩。

  2. 應該先主觀把觀察到的邊緣體積感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提亮色,壓重色。


  3. 先試着用松節油看是否能擦去。如果不行,直接用彩鉛整體鋪色覆蓋。

  4. 拍照時避免頂光等近光源和投影燈影響。儘量用室外光拍攝。


總結:
通過這一次的練習,最大的收穫是積累了對“繪畫事故”處理的應變方式。首選,心態沒有像上一張一樣,心態直接崩了。而是先接受了畫面被破壞的事實,接着開始找補救方式。比如,把畫面裁小,蛋白上的直接處理成高光,而畫面邊緣用名字蓋一下,作爲底色還蠻和諧的。

另外,靜物的顏色和細節處理不一定要像人物畫似的,處理的一模一樣。自己加一些對顏色上的理解或一些意外創意,只要是合理的,反而會讓繪畫變得更有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