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API:Mike Amundsen談關於速度和可觀測性的設計

本文要點

  • “IDC MaturityScape:數字轉型平臺1.0”報告指出,有71%的組織預計在未來兩年內API的調用量會增加。 有59%的組織期望一個典型API請求的延遲小於20毫秒,而93%的組織期望延遲小於50毫秒。
  • 根據同一份報告,正在構建的新應用程序有90%將採用微服務架構,35%的生產應用程序將是“雲原生”的
  • 爲了滿足對基於API系統這種日益增長的需求,需要考慮三個方面:性能架構、性能監控和性能管理。
  • 良好的架構實踐包括避免簡單地“平移”到雲上,採用異步處理,以及重新設計數據和網絡。
  • 瞭解一個系統及由此產生的性能,並能夠識別瓶頸,對實現性能目標至關重要。此外,還必須從運維角度(SLIs)和業務角度(KPIs)對服務進行監控。

在最近的 apidays網絡研討會上, Mike Amundsen,培訓師兼O’Reilly新書 《API流量管理101》的作者,提出了“ 高性能API:基於規模的速度架構設計”。根據IDC最近的研究,他認爲,企業必須推動系統性變革,以滿足未來日益增長地對通過API消費業務服務的需求。需求的這種變化既與運維規模的增加有關,也與響應時間的縮短有關。

客戶期望本質的不斷變化,再加上新的數據驅動產品和前沿(移動、物聯網等)消費的增加,意味着這種對低延遲“實時API”的需求正迅速成爲一種常態。

原文鏈接:【https://www.infoq.cn/article/Jd3MveOzh1g2mKNCaFpW】。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