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聰明--《父母的語言》篤行日誌5

你真聰明,你真有才,你真乖。你有這樣誇讚過你的孩子嗎?是不是認爲這樣就會讓孩子變得聰明且無所不能?

書中德偉克教授否定了這一說法。二戰後,這樣的稱讚方式開始在美國出現。當時普遍情況是要求孩子“適應”家庭,而家長很少以孩子的需求爲中心。在《自尊心理學》一書中,布蘭登提出了“自我感覺良好是關係個人幸福和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這一理論。他一語擊中了一些成年人的敏感內心,他們的童年從未被驕傲溺愛過。

父母和學樣被要求稱讚孩子的智力,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聰明”,以此來刺激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一個觀念能夠對整個羣體產生作用。但如果實際體驗不能夠證實這個觀念,而且科學也無法驗證它,無論這個觀念聽起來有多麼好,它最好的歸宿就是永遠安靜地待在書架上。“自尊運動”聽起來很美好,但它不起作用,自尊理論“被有缺陷的科學污染了”。

卡羅爾 德韋克說:“如果不能正確運用稱讚,它就會變成一種負面力量,一種讓學生消極且依賴他人觀點的麻醉劑。“

“聰明”和”堅韌不拔“之前最重要的區別是:

當認爲自己天生“聰明”的人無法做到某事時,他們會選擇放棄,原因是他們不夠聰明,或者是有人在背後操縱,或者是那件事本身不重要。

當“堅韌不拔“的人無法做某件事時,是因爲這只是無數次嘗試中的第一次,在沒有進行真正的戰鬥之前他們是不會放棄的。他們相信,只要努力,他們能做成任何事。

智力對於天生”聰明“人而言是固定不變的。而”堅韌不拔“的人會下決定要成功,智力於他們而言,只是幫助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而已。

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爲,能力是絕對且不變的,你要麼聰明要麼不聰明,要麼行要麼不行,成長中,你真聰明,你什麼都會等對“天賦”的稱讚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會阻礙你繼續面對困難挑戰。

作爲父母,我們要基於過程的稱讚,而非簡單的詞語敷衍了事,浮於表面誇讚。你的稱讚風格可以塑造孩子的思維模式,你希望他獨立、自主、有決心,能喫苦耐勞,那麼從自身做起,讓自己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言傳身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