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2,白鹿見證下的《白鹿原》,神祕白鹿欲指何物? 《白鹿原》書名的含義 宗法文化——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儒家文化——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道 先進思想文化——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

文丨嵐淚軒兒

 小說被認爲是一個民族的祕史。——巴爾扎克

《白鹿原》這部記錄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在作者陳忠實的引領下,我們由白鹿原這個小社會,看到整個大時代的變遷。

在1988年,陳忠實參加了“陝西長篇小說創作促進會”,在那次會議後,路遙留在了延安開始起草《平凡的世界》,而陳忠實開始寫醞釀已久的《藍袍先生》,同時引發長篇小說《白鹿原》的創作慾念。

陳忠實從1985年動念構思,到1988年清明前動筆,再到1992年冬寫完最後一句話,這部50萬字的小說,歷經6年時間終於創作完成。

1993年出版後,《白鹿原》受廣大海內外讀者讚賞歡迎。1997年,小說榮獲中國長篇小說最高榮譽——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後被改編成同名話劇、電影等多種形式,受到大家的喜愛。

陳忠實擅長寫農村題材,其創作主要是表現陝西關中地區,在建國後各個歷史時期的農村生活和農民的精神狀態,《白鹿原》也是講述了白鹿原上,來自農耕社會的故事。

《白鹿原》中,賦予神祕色彩的白鹿貫穿整篇小說的首尾,見證了大時代歷史的變遷。這部民族祕史的誕生,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白鹿原》書名的含義

小說最初取名《古原》,可是陳忠實覺得這個名字主觀意識太過明顯,最終根據《藍田縣誌》中“有白鹿遊於原”的記載,選擇了《白鹿原》這個名字,其中寓意有三個方面:

其一,《白鹿原》是以陝西關中原平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爲背景,白鹿村確實存在,位於西安市藍田縣管轄之內,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現在因爲小說《白鹿原》而名揚天下。

陳忠實家屋後就是白鹿原,但是,小說中的白鹿原並不是寫的這個真實的白鹿原,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白鹿原,更多的是一種藝術形態的產物。

爲了創作《白鹿原》,陳忠實走進西安各個縣份,走進祖輩的故事中,親自了解小說中人物的原形,傾聽祖輩講述那個年代的故事。

其二、《白鹿原》講述白嘉軒和鹿子霖兩大家族,祖孫三代從清末民初到新中國成立之初半個多世紀的恩怨紛爭。

白鹿兩家在白鹿原上雖然發家史不同,但都是大戶人家,所謂是一山不容二虎,白鹿兩家明裏和睦相處,背地裏卻明爭暗鬥。在中國的鄉村,家族之間的鬥爭不外乎兩點,一個是土地,另一個是人口, “土地與繁衍”同樣也貫穿全文。

書中用了很多筆墨描寫兩家的紛爭,從兩個家庭的矛盾引申出來的,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作者並沒有一味歌頌社會的美好,而是勇於面對歷史的問題,紀錄那個年代真實的社會現狀。

其三、 小說中,白鹿原上有很多事都有“白鹿”的參與,白鹿的意向貫穿了小說的首尾,使小說帶上一股濃厚的神祕色彩。

  一隻雪白的神鹿,柔若無骨,歡歡蹦蹦,舞之蹈之,從南山飄逸而出,在開闊的原野上恣意嬉戲。所過之處,萬木繁榮,禾苗茁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疫瘟廓清,毒蟲滅絕,萬家樂康,那是怎樣美妙的太平盛世!

 ——《白鹿原》

白鹿已經融入白鹿原,它是善與美的精靈,是幸福和祥和的象徵,更是農耕社會,民族思想的一種精神寄託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這本書中,除了白嘉軒、鹿子霖、朱先生、白靈等主要人物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主角,白鹿原上很多事他都有參與,那就是白鹿。

在《藍田志》上記載,在白鹿原,大家將白鹿視爲神鹿一樣供奉,白鹿意像不是迷信,而是中華民族對圖騰崇拜的產物。

《白鹿原》中的白鹿意象,是整個大時代變遷的縮影,是宗法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展現,更是年輕人追求先進文化的美好願景。陳忠實將人和神話的因素相融合,白鹿作爲見證者,影響着小說中人物一生的命運,也是對仁義品德衰落的反思。

白鹿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文化,即宗法文化、儒家文化和先進思想文化。

 宗法文化——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白嘉軒,中國幾千年農耕社會的代表者,也是宗法文化的忠實擁護者。

宗法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以父權、族權爲特徵的、包含有階級對抗內容的一種宗族家族制度和規則。從家庭--家族--宗族的血緣關係衍生出維護和強化這種關係社會特點。

在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壯大家族勢力是維繫宗法制度的必要途徑,"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人丁興旺方能有宗族可言。

白家人丁稀少,從祖輩開始就是獨苗,白嘉軒作爲白家第三代獨子,肩負着爲家族延續香火的重擔。

他從十六歲開始,在父母的安排下,和比自己大兩歲的妻子結婚,可是他的妻子都命短。期間六娶六喪,使小說蒙上了神祕的色彩。

前半輩子,他什麼事也辦不成,只忙着娶妻和埋人兩件紅白事了。

後半輩子,他在族長的位置上,將“仁義”二字發揮到極致。從新辦學堂,到翻修祠堂,再到祠堂裏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每一件都在彰顯和展示他對宗法文化的擁護。

白嘉軒擁護的宗法文化,即祖宗之法,雖爲私法,但他所追求“仁義” ,爲人正直、體恤民情、並且有勇有謀。在族人裏的威望不單是靠權力維持的,而是真爲民做事、做實事、踏踏實實,不尋私,這讓他成爲白鹿原上值得讓人敬佩的好漢。

他的一生,遵循着“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思想被禁錮在宗族倫理政治的框架中。在新思想的碰撞下,他頑固堅守舊的思想體制,傳統文化的優秀和糟粕在他身上都得到雙重的反映。

 儒家文化——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道

朱先生,中國優良傳統文化的代表者。

在朱先生去世時,文中寫到:“朱白氏正打算讓兒媳把孩子抱進屋子坐到火炕上去,忽然看見前院裏騰起一隻白鹿,掠上房檐飄過屋脊便在原坡上消失了。”

陳忠實在小說中,多次將朱先生和白鹿聯繫在一起,可以說朱先生是白鹿精神的象徵。朱先生雖不是主角,但是對故事主線影響至深。

作爲關中學派的最後一位傳人,朱先生儒雅正直、仙風道骨。他習四書五經,學孔孟之道,在尊重老傳統的前提下,傳播自己忠孝仁愛的儒家文化。

朱先生爲白鹿原制定鄉約,禁菸犁毀罌粟,放糧賑災,還建立學堂,爲白鹿原培養下一代的青年才俊。

他開辦白鹿書院,帶領着白鹿原上的孩子們,讀書習字,教書育人,在黃土地上,教育出新時代的有志青年。在鹿兆海前往潼關殺日寇時,他寫下“白鹿精魂”給予鼓勵,在黑娃浪子回頭時,他毫無保留,教導黑娃做事做人。

大旱之年,他賑災救人民於水火;大疫之年,他建議建塔鎮妖,深得人心。可他無慾無要求,在看透兩黨紛爭內訌後,一心從事縣誌編纂,給後人留下最寶貴的記錄。

他是白鹿原上的“聖人”,是白鹿原上精神領袖,是小說裏最完美的人物。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着身邊的人,“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道”,仁者之心,聖人之道,正是白鹿精神的象徵。

 先進思想文化——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

白靈,是追求自由和理想的有志青年,是先進文化的宣告者和執行者。

她是白鹿的化身,就是陳忠實筆下的白鹿精靈,是白嘉軒最疼愛的女兒,她擁有白鹿精靈的種種美德,正義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新生的思想,對生活充滿熱情,勇於追求真理和愛情。

白靈從小就與衆不同,她不斷反抗家庭,反抗社會給自己的枷鎖。父親白嘉軒認爲“女子無才便是德”,早早給白靈安排好婆家,但是白靈有膽量和勇氣去反抗這一切。她以死相逼私自進城唸書,爲追求愛情撕毀與王家的婚約,最終走上革命的道路,與鹿兆鵬私定終身。

她一心一意追隨革命,沒有死在敵人的槍口下,沒有死在叛徒的卑劣中,卻死於自己人的手中,結束了短暫而又轟轟烈烈的一生。

白靈被活埋時,給白嘉軒託夢,夢裏“看見咱原上飄過來一隻白鹿,白毛白蹄,連茸角都是白的,端直直從遠處朝我飄過來,待飄到我眼前時,我清清楚楚看見白鹿眼窩裏流水水哩,哭着哩,委屈地流眼淚哩!在我眼前沒停一下下,又掉頭朝西飄走了。剛掉頭那陣子,我看見那白鹿的臉變成靈靈的臉蛋,還委屈哭着叫了一聲‘爸’。”

白靈的淚,是沒有得到父親對自己認可的失望,是一心追隨革命卻被同志殺害的無奈,是不能親眼看到革命勝利的痛心,她的一生在追求自由和理想,她是白鹿的化身,也是時代的悲哀。

歷史證明,中華民族是偉大的,一個民族的偉大,恰恰在於她有那麼深的傷痛,但我們在傷痛中堅強地站起來了,在家仇國恨中開拓出屬於我們的革命道路。

 《白鹿原》這部民族的祕史,是對農耕文明衰敗的哀悼,也是對舊社會歷史的哀悼,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情仇都交織在一起,他們的命運走向有歷史的必然性。他們用自己悲劇的一生,向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講述着那個風雲突變的年代,中國人如何從舊社會邁向新時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