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錯題本——《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聽書筆記(一)

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晴

劉媛媛是家境一般的農村女孩,從初中時學業平平到考取北大研究生;參加《超級演說家》從初賽涉險通過,到最終奪得冠軍。逆襲是她身上最明顯的標籤。

“逆襲”聽起來又酷又颯,與高手同場競技,在落後的情況下實現彎道超越,可是背後的故事並不像小說裏那麼夢幻。離不開努力的付出,更要有科學的方法,聽了《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獲得了很多啓示。

一、錯題本

學生時代,如果讓同學總結學習的成功經驗,其中一定有錯題本這條。

寫作業和考試是檢驗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方法。作爲老師每天都要批改大量作業,即使都講評過,也反覆要求他們把做錯的題目改過來,很多同學就是做不到,當然這樣的學生,成績一定不可能優秀。

劉媛媛把這個過程細化成五步,首先是看自己做過的題,回憶做題的思路和步驟。

第二步,對照參考答案,找到錯誤點在哪兒。

第三步最關鍵,就是要分析出錯誤的原因。比如是馬虎還是知識點學得不紮實。

如果是馬虎也要找到具體的原因,是看串行了,還是審題不仔細,還是計算失誤。然後一定要記錄在旁邊。

第四步,找到對應的策略。比如看串行和審題不細,可以採用邊讀題邊畫重點的方法。

在以後的學習中觀察策略是否好用,並加以記錄。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就將前面的方法進行升級。

如果是知識掌握的不好,就找教材,把知識喫透,再選取類似習題演練,直到完全掌握爲止。

第五步,如果以後出現與前面相同的問題,不用再記錄,但要進行歸類。一個錯誤最多出現三次。

通過以上方法,學習中的問題越來越少,當然成績就會提高。

當我們長大了,離開學校,是不是就不需要錯題本了?有的人一輩子說話不好聽,逢人就說,自己耿直,刀子嘴豆腐心,傷害了別人還不自知。其實就是一輩子都停留在原地,不懂得學習,總犯以前的毛病,這時就需要一個人生行爲和語言的錯題本。

二、人生錯題本

劉媛媛說她性格比較內向,尤其在人多時,不會說話,經常說錯話,於是她想到了錯題本的方法。

她把進行過的對話進行復盤。將語言分成幾類:自己說錯的話,別人說錯的話和自己和別人說對的話。

原理是,人在對話時也需要模式或者叫素材庫。如果儲備空空就會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說出不想說的話。如果在放鬆時,經常演練就會形成好的說話方式,慢慢就會應對自如了。

這裏有個問題就是覆盤時不要回憶情緒,比如傷心、痛苦等,這些對問題解決沒有意義。還有就是人容易記住自己的好,而往往忽略別人的付出,所以覆盤一定是從頭到尾的,是客觀的,否則也沒有意義。

以此類推做事情也可以這麼分。把事情也分爲四類,可以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和不足,爲自己所用。

比如她下車時,看到別人主動替她提行李,她心裏很溫暖。她說自己線條很粗,不會想到這樣做。但是看到別人這麼做後,就記下來,以後也這麼做。

如果別人做了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事,她也會記下來,避免自己也做類似傷人的事。

要想每天都有進步,就要不斷地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從而實現不斷成長。很多道理,明白容易,做起來很難。寫出來與友友們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