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探究生命

自己何爲自己?自己是什麼樣的?

認知自己之前,先來了解三個主觀想法:

1.人是需求和慾望的結合體;

我們之所以成爲“我”,是因爲“我”有需求,我們的需求推動着感受“我”的存在。

從實用主義角度出發,人之所以成爲人,是因爲人被社會文化意識所滋養,被風俗,被原生態家庭文化,被基因促成的需求。如果我們是在狼窩裏長大,就不會成爲人,那會成爲野獸。

人的需求分三種需求:

1.生理需求。包括喫喝拉撒睡,穿衣,行走,性慾,繁殖等。

2.社會需求。跟家人,母親,愛人,孩子,朋友,同事等,我們需求別人的認可,關愛,讚美,批評等。

3.精神需求。精神需求超越了社會需求,因爲社會需求本身帶有很多個人的私慾在裏面,包括佔有,控制,依賴,在乎在裏面,而精神需求是完全戰勝了這些人格障礙,達到了天人合一的,愛就是純粹的愛。

根據這三個需求,我們延伸出三個“我”:

1.社會需求延伸出的現實實踐的“我”,我們通過身邊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聯合起來的“我”,可能這個過程中壓制了原有的需求。

實踐的“我”往往會違揹我們真實的想法,比如面對別人的盛情款待會不好意思拒絕。所以實踐的“我”通常帶着人格面具。

2.真實的我,是實實在在是慾望和需求動機的散發點。渴了,餓了,冷了,都是自己真實的我。

真實的我,通常被實踐的我壓制,壓抑。比如我們不可能隨時隨地想喫就喫,想睡就睡,也不能看見美女就想擁有,因爲這種需求會被社會實踐“我”所壓制。

如果不進行控制和壓制,就會產生產生犯罪和精神分裂症,因爲他們會把內心的“我”表現出來。

3.理想的我。我們在實踐過程中,以及和真實的我當中,兩者會產生一種理想的“我”,這個“我”可以更協調的平衡社會實踐我和真實的我,這樣可以在不傷害外界,還能滿足自己的“我”。

這三個“我”,共同參與着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三個我的失調,就會造就很多人格障礙,抑鬱,焦慮,精神分裂症,家庭的病痛和患難。

這三個我之間的聯繫,協調,釋放,轉移,壓制,投射,都在這三個我之間的差異性造成,也就是說,很多人表現的心口不一,行爲和內心不一樣,理想的又不一樣,失望,控制等,都是這三我不協調造成。

理想中的我,想象是一回事,真實又是另外一回事,實踐又是一回事。他根本分不清自己是什麼樣的。所以這三個我的混淆和揉合,造成了很多人分不清我是誰?我是什麼樣的?我該怎麼認知?

這也催生了很多猜想,迷信等一系列亂七八糟的行業和僞知識出來。

人說需求和慾望的結合體,人的一系列表現,就是這三個我的揉搓,讓人陷入一種混沌的狀態。要想認識自己,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他們分開,分開需要依靠別人的理性,和自己的理性。

2.理性是服務需求和慾望的存在;

理性是區分協調的過程。剋制,責任心,自律等都屬於理性。通過理性,把三個我去分出來。

可是,理性有個特點,它是牆頭草。他只聽誰的慾望和動機力更強,他就聽誰的。

如果實踐我的需求和動機強,他就聽實踐我的;如果真實的我的需求和動機強,它就聽真實我的。

比如,男人看見美女,他的心裏真實需求想要佔有這個美女,但是他的社會實踐我立馬跳出來,警告他不能這麼做,你會違背道德,會受到法律制裁。

所以,現在理性在這個時候,誰的聲音大就聽誰的。

當然,理性還是哪個能量大,就聽誰的,更多多時候,理性還是聽生理需求的多,因爲生理需求大多數時候是超過社會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也就看到很多犯罪分子會犯罪,也就肯定很多家庭的糾紛出現。

通常在家庭裏,吵架 的臺詞:你爲什麼不聽我的,你爲什麼就考不好呢,等等。深層需求,其實是真實的我的需求沒被滿足。很多時候,理性告訴自己本不該這麼說,但還是忍不住這樣說出來了。

等說完之後,理性纔會進行審覈,等真實需求說完,理性才排到第二個。所以很多人,會首先發泄,表達,把內心的生理需求完成之後,理性纔回來戰隊,然後人會後悔,自責。

但是很多人會說,理性不是你說的那樣的,理性是很冷靜,善於觀察和分析的等等,哪裏是你說的那麼膚淺的。

所以,這裏又有一個有關理性的特點也是需要我們重視的,理性也像一個孩子一樣,從出生到長大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地通過學習,實踐,總結,思考,昇華,才能逐漸把理性撫養長大。

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滿足我們的各種需求,而是要去不斷完善我們的理性,完善的過程,就是不斷去學習和不斷去體驗去經歷,然後反思,總結,昇華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叫成長,必然會經歷開心,疼痛。

理性也是一種能量,這種能量也是需要得到及時補給的。我們不是要讓我們的需求不斷強大,而是應該讓我們的理性更加強大,更有武力,更有震撼力,讓他逐漸從孩子長大成一個大人,讓他能夠獨當一面,有氣場,壓得住場面,不再隨風搖擺飄渺不定。

這就是理性的特徵。

長大的理性,會與客觀,因果,自然,邏輯吻合,它既能滲透自己,又能滲透外界,它已經把自己變成客觀的一份子,也能知道自己是主觀和客觀的互相反射,互相作用,理性達到這個程度以後,它的認知能力就達到頓悟和明朗。

這也就是理性達到了質變的結果。當然,理性就算達到了質變,並不意味着需求的降低,需求依然會那麼強,從來不變,你的飯量還是那麼大,每天還是要喝那麼多水等。

並不是出家了就沒有性慾了,或者不想喫肉了。這時候就需要後天文化的薰陶,佛教的戒律清規,文化等會輔助你後天理性的完善。

所以,不管聖人也好,粗俗的人也好,總統也好,老師也好,是人就會犯錯,因爲他的需求是在的,只是理性強大的人會協調過程中,讓他傾向於更客觀。

所以,我們應該去放下對各行各業的人的評判,允許別人犯錯,接納是人都有需求的基本特點。

3.人分種族意識和個人意識,而理性分大理性和小理性,大理性是爲種族意識,小理性是爲個人意識。

種族意識,是人類整個種族是需要成長和推進的。比如,我們結婚生孩子,是爲了種族的傳承。

18·19歲,容易分泌青春期的激素,導致看到異性容易產生愛情;40歲以後,就很難產生愛情,因爲身體的荷爾蒙已經下降了,產生愛情只能靠精神的心理需求才能產生,越是年齡大的人,越難產生愛情,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種族意識,會控制我們去完成繁衍,繁衍完了,我們又回到了個人意識。

種族意識,會讓你情不自禁做選擇,讓你迷迷糊糊地結了婚生了孩子,到頭來自己也說不上來當初爲什麼找了這麼一個人結婚,爲什麼就和他生了孩子。

等孩子生完,種族意識就退場了,個人意識上場,戀愛中的人智商爲0,一孕傻三年,就是這麼一回事。包括很多男人,結婚很衝動,離婚的時候又很理性。這是非常正常的。

精神需求,很多人不需要,因爲它需要在大理性的程度上,也就是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質變的基礎上,纔會有精神需求。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是沒有條件談精神需求的,不然哪怕談精神需求,實際上還是社會需求,還是會本能的嫉妒,控制等負面情緒存在。

所以精神需求是做到了可以脫離出來,我們能夠客觀化,抽象的存在,因爲精神需求,可以戰勝恐懼,戰勝死亡,甚至會讓自己脫離了人性的管控。

比如,有的人會舍小我救大我,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當然,精神需求是每個人都有的,只是很多人的理性,還不夠強大到激活他們的精神需求。也沒有一定的環境和悟性,痛苦,認知才能激發出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