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粵劇粵曲,叫我拿什麼來拯救你!

        那天 晚上8點幾鍾我騎着電動車從解放街穿過,位於靈城解放街中段的靈城文化站燈火通明,在昏暗的舊街道上顯得十分耀眼,“靈山縣靈城音樂曲藝團”正在演唱粵劇,各種樂器吹拉彈奏伴隨演員的嘹亮唱腔打破了街道的寧靜。門前走廊擺放一張圓桌,上面有電水壺、茶杯,桌前坐着兩位女士。

        “大姐,我可以在這坐一會嗎?”好奇心驅使我要在這坐一會聽一下。

        “可以呀,你坐吧。”其中一位年長一點的女士帶着微笑熱情地說。

        於是我就在這位優雅和藹的女士對面坐了下來,大姐很友好地拿一隻一次性塑料杯爲我倒了杯茶水,我連忙向她表示感謝。

        交談後得知她不是曲藝團的,應是位粵劇票友吧,另一位可能是曲藝團的,她不久就進去演唱了。門口另一側擺放有一張板條長椅,沒人做,傍邊輪椅上坐着一位上年紀男人,也是位聽衆。看來今晚的觀衆(聽衆)就只有我們三位了,我感慨門前的冷落。

        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讀高中時,有個晚上曾聽我哥等幾個插青在大院裏彈唱過粵曲《仕林祭塔》,挺好聽。那時候晚上經常看到單位裏或街道上的愛好者們圍在一起吹拉彈唱廣東音樂,許多人會拉二胡彈秦琴,好玩好聽,也喜歡看喜歡聽,不過,我和許多同齡人一樣,並不喜歡戲劇,包括粵劇,不會欣賞“鴉”了半天唱不完一句話的唱腔,特別討厭長衫袖大花臉。

        今晚我是帶着一種懷舊的心情來聽一下的,其實也聽不懂,分辨不清裏面正在演唱的唱詞,不過倒十分欣賞梆子手那出神入化的嫺熟敲擊技藝。以其說是來欣賞音樂戲曲,倒不如說是來懷念一下逝去的美好時光。

        據資料介紹,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戲棚官話”。是明末清初,弋陽腔、崑腔傳入廣東後,逐漸形成以粵方言爲演唱的粵劇。主要流行於廣東全省、廣西南部和香港、澳門等使用粵方言地區的城鄉傳統戲劇,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粵劇廣泛吸收廣東音樂、廣繡、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藝術形式,既有傳統戲劇的風采,又輕快流暢、靈活善變戲劇風格,充分體現了廣府民系羣落的地域文化傳統,輻射範圍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華人中具有文化凝聚力 。

        然而,面對現代都市文化的猛烈衝擊,粵劇的生存空間已大爲收縮,處於瀕危狀態,如何才能保護與傳承呢?這恐怕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呵,任何事物的誕生、發展、消亡都存在客觀規律的,也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啊。解鈴還須繫鈴人,如果粵劇還是停留於現有形態,不能突破原有的條條匡匡,創新出與時代合拍的新形式新內容,受到羣衆特別是青年人歡迎的話,那麼,不管各方如何保護傳承,粵劇最終還是因爲沒有觀衆(聽衆)而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消失,只能存放於博物館裏。

        我耐着性子,靜靜地觀看和傾聽了個幾鐘頭,雖然很欣賞很敬佩老樂手們的精湛演奏,但還是默默地離去,就像夢醒一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