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心理營]《破繭原生家庭》12期D4 抱持,最基本的需求20220822

一、引導:有你在,我可以信任世界

1、在人們彼此需要的所有需求中,抱持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出現的需求

被抱持的體驗是感到“雙臂環繞”的有被支撐的體驗。溫尼科特的觀點中,嬰兒最需要的是一個充分的“抱持環境”,一個能夠使他們自身內在潛能的出現成爲可能的環境。比昂用“容器”隱喻嬰兒需要從母親那裏得到的雙臂環繞的安全感,不管他的衝動或者破壞性如何,依然能夠完整無損地呆在那裏,這個容器不僅保護了身體,還能將內在的衝動保護和轉化。

2、隨着個體的成長,被抱持的體驗從生理領域轉到情感和精神領域,並變得更加象徵化

抱持就意味着支持和一種保護,那是我們會雙臂擁抱着這個孩子,給予他最基本的安全感和支持,這就培養了孩子對人類世界第一個信任感,就是我不會掉在地上被摔死。這種感覺從身體上的被擁抱延伸到了“這個人一直在那兒”的安定感,也從母親延伸到其他重要的給與孩子類似情感體驗的人,孩子將被充分抱持的感覺內化到心裏,嬰兒期的“抱持”演變成了人生歲月的“支持”。

如果抱持感不夠,意味着這個人存在的基本地基是缺失的,自體會陷入崩潰感,反應在身體上就是這個人經常有墜落、活不下去的感覺。若是缺少這種抱持的體驗,可能帶來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一種失控的感覺,讓人感覺沒有立足的地方,害怕和恐懼,無助且無力。

3、被抱持的體驗幫助一個人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更健康地朝外生長

經由被抱持的體驗,從基本的生理安全滿足開始,隨着孩子慢慢的成長,逐漸可以信任他的撫養者。隨着他行動力的提高,認知的提高,這個安全的圈兒也會越來越大。抱持的環境是個容器,它建立守護的邊界,也能提供輸入和輸出,能讓獲得充分補給的孩子更安全、信任地去探索周邊的環境。

4、信任感建立之後,纔會產生朝向某個人的依戀,所以抱持是最基礎的

依戀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對某一個特定的人建立了一種心理上的連接,也就是孩子開始會認人,能區分陌生人之後發展的功能和需求。

二、延展:

今天整理的延展分享跟今天課程引導的關鍵詞——“抱持”緊密相關,更重要的是,也是我對幾位夥伴分享生命故事時體會到的一些共同問題的一個迴應。

1. 溫尼科特對於抱持的描述

溫尼科特關於抱持指的是對身體的也同樣是對精神的維持。在《父母-嬰兒關係的理論》中他寫道:“個體身份感不能成爲現實,除非母親照顧是good enough以及環境能夠在此一不成熟階段提供各種形式的抱持。”換言之,這個時候的抱持是嬰兒自己的一部分。“我思考最初的母嬰關係狀態,那時嬰兒還不能從母親的照顧中分化出自己,在心理學意義上,嬰兒對母親照顧的依賴絕對的。”事實上在這個“原初性自戀”階段,“環境抱持着個體,同時個體忽視環境,只把環境當作是與自己一體的”。這個抱持慢慢變成“體驗存在的自身”“感受自己的能力”的基礎。

這裏強調了抱持在從母嬰一體的融合狀態到母嬰分化過程中的變化:抱持首先是作爲一種強化融合感、維持嬰兒脫胎後跟母親的身體聯結和現實環抱的基本生存體驗逐漸發展成一種象徵性容器和情感補給的環境,嬰兒從中獲得脫離母體、實現生理和物理分化的能量和能力,其中身體分離了但仍保持着情感聯結的那份“你在那兒”的感覺是最重要的體驗,是建立安全和信任、健康的依戀模式的基礎。

2.不同成長階段需要的抱持

嬰兒期的抱持

在喫飽喝足清潔乾爽之餘,常有人來陪我玩,但也要有時讓我獨自躺在那裏看看光影“嗯嗯啊啊”抓手撓頭踢踢腳。

幼兒期的抱持

凡夠得着的東西都可以摸,凡到得了的地方都可以去,大人在我後面跟着就好。摔倒碰疼了有人給撫慰一下,大人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嚇着自己;哭的時候有人抱抱拍拍,大人可不要一見我哭就咬牙切齒橫眉冷對。

兒童期的抱持

我有很多念頭冒出來,我要開始嘗試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我可以做錯事、說錯話。如果因爲我做了什麼事讓大人很不舒服,請你們告訴我你們的感受。

少年期的抱持

我可以常常去找我的好朋友,我想的都可以說出來,儘管有些想法會把大人嚇一跳。如果我說出想法和感覺只會招來大人的批評和勸告,那以後我就悄悄去做,再不跟大人講了。我可以決定自己要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當然,我願意的時候也可以聽聽大人想跟我說些什麼。

青少年期的抱持

我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計劃,而且我可以嘗試去實現它們。爸媽可能會擔心,但他們只會說出擔心,而不會禁止我去做。如果實現不了,我可以去跟爸媽說說煩惱和難受。難受過去後,如果爸媽不批評嫌棄的話,我會很希望聽聽他們說一說他們的想法和經驗給我參考。

3.抱持缺損的修復和療愈四階段

現實中,有很多沒有得到充分抱持的個體,在成長中出現了種種的問題,嚴重的需要求助於專業的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溫尼科特總結了臨牀經驗,提出四個階段,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療愈的過程,無論這個過程是經由專業心理治療還是通過一些其他的關係互動,這裏以諮訪關係爲場景,沒有進入諮詢關係的其他個案也同樣可以體會在其他關係中可能走過的這個過程:

第一階段:提供促進性的抱持性環境

在諮訪關係中,諮詢師給來訪者提供一個抱持的空間和環境,充分地關注、迴應來訪者,並接住TA的各種投射和反應,或者說讓這些現實關係中的反應模式在諮訪空間裏“活現”。

第二階段:具體的抱持性環境讓位於隱喻性的抱持環境

當諮詢師從以抱持的態度給與了最初的迎接到了需要給來訪者空間去走下一步的這個階段,來訪者建立了依賴,但還不足夠信任,不能相信諮詢師的在場、諮詢師作爲客體的存在,這時他體驗的是主體,就失去了關係的體驗,他可能脅迫諮詢師與他有一樣的感受:我生氣了,你爲什麼不生氣。你爲什麼不說話,爲什麼你話說的少,等等。TA非常依賴諮詢師是在的,不聽到諮詢師的迴應,是不能確定這個存在的,所以需要諮詢師師不斷的說點什麼,需要被迴應。

第三階段:諮詢師和來訪者形成更多默契,來訪者可以接受適度分離

來訪者可以不斷呈現各種材料,不擔心材料會被擱置或忽視,相信沒有被迴應與解釋的情緒也已經傳達到諮詢師腦子裏,哪些沒有被迴應的部分也聚攏在了TA內心,這個階段的來訪者能夠在幾周之後再來討論前面討論的部分。

來訪者能夠把自己聚合在一起,不再擔心諮詢師漏掉了什麼,是不是諮詢師不在工作。開始感受到自己小算計的部分,會找到小竅門拿到更多的好處。可以把自己體驗成爲受到剝削也有小伎倆的時候,已經進入了能夠慢慢把自己聚攏在一起的階段。是否允許某些他所提及的情感沒有被提及,如果每個被提及的部分都被迴應,是無法分離的。這個階段,詮釋變得更加概要,可以允許某些點漏過,這可以幫助來訪者整合,發展他能夠自己聚攏的能力,促進分離。

第四階段:在與諮詢師的聯結中體驗自己的存在

來訪者體驗到自己是有別於諮詢師的存在,可以有與諮詢師不一樣的洞見。這時候,TA在個體化道路上,能夠用自己的大腦把一些東西連續起來,而不需要在諮詢中讓諮詢師幫忙聯繫。

諮詢師有時候照顧病人先於照顧自己的感受。這時候母性抱持的功能起着作用,想着如何幫助TA度過極度的困難,然後才能想到自己。這是一個潛意識過程。這使我們不自覺的用TA的視角去看去感受,這時候我們要記住不能真的投入到他,否則那種抱持的環境就沒有了,設置就沒有了。要在設置之下,去探索來訪者的感受,讓來訪者能夠打開自己,嘗試着去接觸自己痛苦與危險的體驗,感受到自主性,我可以這樣去做,可以去想想這方面,比如想想殘忍的故事等等。幫助來訪者逐步放鬆地、自主地去接觸這些體驗,獲得不同的洞見和詮釋,來自來訪者自己的。

在這個階段,不再需要那麼多解釋了,可能變成有些距離了,可以讓來訪者提要求,然後你再回應,而不是一直小心是不是沒有關注和迴應到TA。從諮詢師這一側,允許分離的發生。而不會感覺到還需要再做點什麼來維持治療的熱度。需要識別“其實我可以離開你”。

以上過程是從諮詢師的角度來看,如果從求助者的角度,無論是否求助於心理諮詢,我們的目標和方向是分離和成長,而不是無止境固着在彌補和追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