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在套子裏生活的現代人

文  林夕

      現在社會發展的這麼快,我時常在想人的生活應該更精緻一點,人呢應該活的更得更瀟灑更通透一點,思想應該更活躍一點,這樣才能保持在這社會里處世遊刃有餘。可是事實是發現越長大,越想深度融入社會的難度越大,而且更多的是自主性變差了,其次是接受能力變差了,最後還有一個就是學會自欺欺人了,比起社會的殘忍,更殘忍的恐怕就是做一個裝在套子裏生活的人。

這生活就如同寫作一樣,每天用着同樣的一支筆,一個本子,坐在高樓裏,一天有時寫不出一段文字,即使寫出來,而且這些文字,在經過研讀之後又會被刪去,總感覺寫出的文字太過生硬。但是如果是將寫作地點換在公園或是某個寂靜的小竹林裏,做出的文章又是不一樣的,好歹有了點生活的氣息和對美好的嚮往感。所以,對於每個人的生活而言也總有一個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和方式,可是這樣我們往往卻適應不了外面的生活,就像我,明明知道什麼樣的文章最受大衆歡迎,卻還是隻能用老套的語言執筆寫着自嗨模式的文章。如果能真正地達到自嗨便也算是一種收穫了,只是這種老套的文章有可能不是筆者自己的意思,更多的是一個人思想和經歷的限定,就像一個人明明知道怎樣能讓生活過得更好,但如果他以往的經歷告訴他現在也還不錯,勢必會折去他爲之奮鬥的動力。

有人會說,這結果不會差到哪裏去,最多也只是維持現狀而已,但是不切實際的自我滿足就相當於慢性自殺。老王是我們街上一個很有名氣的拉鍊修理工,手藝活還不錯,聽人說他已經幹了30年了。他家裏老婆出意外早年去世他還有一兒子,也有20幾歲了,經常跟在他身邊。平時他帶着兒子只是在街邊擺個地攤,設備也很簡單,就一個小型縫傢伙什紉機,一個工作盒,裏面各種小傢俱。聽鄰居說老王的兒子沒上過學,說是老王打算讓其傳承修拉鍊的手藝。聽上去好像沒錯,但是實際老王從沒讓兒子上過手,只是在旁邊盯攤,每當路人問起的時候,老王也只是憨憨的笑了一下,就說兒子沒幹過,怕做出來的活不上道,倒了門面,路人覺得有道理,也就沒問了。幾年前,老王攢了一筆錢,本來說是擴大門面,準備盤個店開成門面幹他的手藝活,但是不知道從哪來了一個算命的找到他,給他說他兒子一定要趕在20歲之前結一門親事,要不然多災多難,後來老王不知道在誰的安排下掏了不少錢給兒子結了一門親事,本以爲日子就這樣過下去了,誰知道還沒過兩年兒子跟人媳婦跑了。老王非常生氣,加之自己身體因爲年齡大的緣故,時不時的患病,常常花錢吃藥救命,眼看着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纔開始教他兒子學手藝,他兒子總給他說沒個幾十年他學不會,而且現在誰還擺攤,等以後有錢開個門面再說吧。老王每次聽到兒子這麼說就是一把老淚,他悔恨自己當初聽信了算命的一句話,選錯了路,他擔心兒子今後的路也不好走了。沒過幾年老王去世了,剩下兒子一個人30歲了沒有結婚,也沒有工作,成天在街道里和幾個婦女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

其實從這些事情的表面來看,我們很難發現是不是誰做錯了什麼,老王爲了兒子健康謀幸福也沒錯,但他最後還是悔恨了,因爲其實他自己也很清楚算命的人說的話不可信,但他的思想的頑固性還是讓他堅持了相信那算命人的話。他覺得兒子從沒幹過這活怕他幹得不上道這也沒錯,本着對顧客負責的態度,卻掉進了一個溺養兒子的套子裏,是他的自欺欺人,總想着以後他還可以,讓他兒子沒有喫過生活的苦,導致兒子看不起現在的活,失去了以縫製拉鍊作爲生存途徑的動力,最終還是渾渾噩噩的生活着。

這在我們的生活裏也是在慢慢地滲透在我們的生活裏,用老人一句很普通話來開導自己就是“人不服老不行”,其實我覺得比起這皮囊上的衰老,思想上的衰老更可怕。我常常覺得我不喜歡現在一些家庭劇中透露給我的那種複雜家庭關係處理,比起這些我更喜歡看破案的,懸疑的。就連最近被炒得火熱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我都絲毫沒有興趣。當很多年輕人在選擇看這種電視找自己的感覺時,我卻覺得這種電視劇看多了容易被洗腦,可實際上難道不是電視劇只是電視劇,我又爲什麼如此抗拒,難道只是因爲討厭裏面傳達的一些和我想法衝突的一些觀點嗎?不知不覺裏我又一次打着自己不喜歡的原因抗拒了貼近大衆的一側,活在自己的套子裏,最重要的是,我從未試圖去了解過那些被大衆喜好的事物的一面,總是急於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下結論。後來才明白,我們所在生活裏抱怨的一切,皆是因爲我們無法擺脫掉套在自己身上的套子,而沒有真正的瞭解過什麼究竟是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