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心理營]《破繭原生家庭》12期D7 確認和共情20200825

考慮到心理營的夥伴大多是心理學的愛好者,有的也是心理諮詢的體驗者,對於共情這個常見的概念,我們可能想有個更專業的理解。以便在尋求專業幫助和自己發展共情能力的過程中有更清晰的認識。今天在延展分享裏補充一些從心理諮詢和治療領域對於共情的不同定義和理解。

一、引導:

1、確認和共情的需要,就是被看到和被理解的需要。

2、被懂得指的是他人對我們存在的確認和理解,被看到是自我存在感的基礎。

3、獲得共情和理解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開始,是自尊的基礎。

4、教養者如果用自己的情緒或者解讀代替對孩子心智狀態的感知和體驗,就不能幫助孩子看清自己,形成穩定的自體

所有這些沒有被看到、沒有被理解的感受,都會沉澱壓抑在潛意識中,我們會不太清楚我到底是什麼感覺,我這個感覺到底是對還是不對的?因爲我們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體驗,哪些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解釋。

自我就不穩定,表現爲沒有主見,很容易被別人的評價影響,拼命想要去跟別人訴苦,訴說自己的歷史,希望能被看到和理解,但是往往可能適得其反。

5、長期不被理解和看到,會影響人格的成長

沒有被充分看到的部分就會從我們的人格中被隔離隱藏起來,成爲我們的影子人格;或者會不斷希望引起別人的重視和關注,不惜表演自己,誇張誇耀自己,整個人很浮誇、很張揚,但又很空,一定要表現得很優秀,但總讓人感覺不那麼真實,與父母也不親密。

6、長期不被理解和看到,會影響人際關係和社會功能的發展

如果我們的感受和意願長期被忽略,我們自己也會跟它失去聯繫,那麼在長大以後就會感到很孤獨,好像沒有人能夠理解我們。因此,內心也越來越封閉,沒有什麼興趣,也沒有辦法用言語來表述自己的內在感受。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去和別人建立關係的時候,我們就很難搞清楚我想要什麼,這個關係如何定位,我在關係裏是什麼角色?

我們需要被他人理解,通過理解確認自己。我們被理解被看到以後,自我意識就會慢慢的逐漸成熟。隨着我們長大,我們也可以看到別人,理解別人。互相被看到,互相被理解,彼此鏡映,彼此欣賞,就是青春期的友誼,也就是共鳴。

被理解被看到,是我們作爲孩子被動的對他人的需要;共鳴,則是我們作爲一個大人發展關係的需要,是雙方的互動。

、延展:什麼是共情

共情是心理治療、心理諮詢當中的一個廣泛主題,也是一個複雜的主題,業界有着不同的定義和理解。Empathy有許多的中文翻譯:共情、同理、神入、共感、移情(精神分析中的移情跟共情並不是同樣的概念),等等。

1.精神分析領域最早提出的共情

在心理治療領域,共情最早是弗洛伊德於1924年提出,他將共情定義爲“一個人藉由對另一個人的認同,並經由自居去理解這個人內在精神世界的任何可能性”,即認同一個人的感受並站在這個人的立場上去感受這個人的精神世界,比如,我看到一個人悲傷,我認同他的悲傷,並在他悲傷的立場上去理解他的更豐富、更完整的精神世界。從弗洛伊德的病人的反饋和回憶來看,弗洛伊德在臨牀中是有很好的共情能力的。但是因爲弗洛伊德同期提出了“節制”這個技術,讓人理解成“冷漠”的代名詞,他提出的共情概念沒有引起更廣泛的重視。

弗洛伊德認爲精神分析是科學的治療方法,其養子奧托蘭克在認同精神分析的科學性的同時強調其藝術性一面,強調感受性傾聽、理解來訪者的感性部分,以及這部分對於療愈的重要作用。這是精神分析領域對共情的發展。

2.人本主義取向下的共情

人本主義(以人爲中心療法)取向代表卡爾.羅傑斯提出的共情是著名的成功治療三要素之一:共情是與來訪者互動的技術、無條件積極關注是諮詢師/治療師的基本態度、真誠和內外一致是諮詢師/治療師的臨在狀態。在羅傑斯的定義和描述裏,共情是諮詢師的體驗式感覺,是非指導性原則下的迴應技術。

卡爾.羅傑斯在徵得來訪者同意下,公佈了他跟來訪者工作的錄音錄像,讓業界對其共情技術有了更多的研究和理解,羅傑斯曾經澄清共情是在治療過程中將對來訪者的感受反射給來訪者,讓來訪者獲得對自己知覺的確認,但他後來並不贊同同行將他說的共情理解成簡單的、鸚鵡學舌式的反射,所以不再用反射這個詞,而是強調一定要回應,這個迴應的目的是確認來訪者的感受。

人本主義治療師伊根後來將共情或反射分爲四個層次:

一是無共情聯結:比如來訪者說”我今天過得很緊張、很疲憊“,諮詢師迴應”你今天總算過得去“、”這一天終於過去了“(言下之意是現在我們可以不緊張了)

二是局部性共情:比如針對來訪者同樣一句話,諮詢師迴應:“看起來你今天感覺很疲憊”

三是精確性共情:比如諮詢師的迴應是“你今天感覺很疲憊,這一天裏你做了好多事情”

四是深入式共情:比如諮詢師迴應“你今天過得很疲憊,做了很多事情,當你這樣說的時候,我感覺你似乎還想說其他的事情”

這些臨牀個案的研究(對於有10年經驗和1年經驗諮詢師的比較)發現,10年經驗以上的諮詢師用局部或者精確兩個層次的共情比較多,初階諮詢師往往容易走兩個極端;深入共情偶爾爲之是很有幫助的,如果過多的話,來訪者會有被牽着走的感覺,反而可能產生阻抗。

3.自體心理學提的共情

科胡特的來訪者反映:“他理解我們十分精確,但他並不溫暖”。科胡特描述的共情是指來訪者的陳述和敘事在分析家心中同樣有個自由聯想在發生,當來訪者的內容呈現給分析家,分析家內心也產生流動性的聯想,這些流過的內容包括來訪者提供的故事性、情感性、體驗和感受性、意向性的內容,是來訪者提供的內心的材料。這種共情不是迴應的方法,而是如何傾聽和體會來訪者的方法,是“共情-內省方法”,跟卡爾.羅傑斯的“共情-迴應技術”是不同的。兩者可能會有交叉,比如科胡特用到共情的迴應,羅傑斯用到共情的內省,但他們強調的側重點不一樣。

科胡特認爲,無論什麼流派和取向的諮詢師,在傾聽來訪者的時候,應該離開已經有的概念,用開放的態度去接受來訪者的信息,讓來訪者的情感流淌,並在諮詢師的內心也形成一種流動去發現和理解呈現出來的現象,這種狀態是放鬆的、放空的,在這種狀態中,諮詢師才能做到“體驗貼近”,當諮詢師再思考這些體驗的時候,進入“體驗遠離”,去進一步理解獲得的素材,做出更到位的詮釋。

4.主體間性理論提出的共情

主體間性理論對於共情的理解強調共情的雙向性,即諮詢師的理解是在跟來訪者的互動中獲得,是雙向建構的過程。無論是內心體驗還是反映,都是相互調節的過程,不同的諮詢師可能理解了來訪者的不同面向,諮詢師應該尊重來訪者自我陳述的特殊性,和兩人互動的獨特性。在當代主體間理論中,越來越不提共情這個詞,而是提情感協調性,是指兩個人的情感如何達成良好的協調。

以上主要是提共情比較多的兩大取向——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的定義和描述,我們可以認爲它們並不是完全互斥的,只是以諮詢師相對來訪者的共情場景,基於各自的哲學觀、方法論和對關係與互動的理解,提出了各有側重的理解,我們在現實生活和諮詢工作當中,可以將不同的視角加以整合。

對於共情,還有其他一些觀點,比如後現代的敘事療法並不認爲一個人能夠完全準確理解和共情到另外一個人,諮詢師也不是專家和權威,主張將對來訪者生命故事和內在情感的理解及詮釋的主動權交給來訪者自己,諮詢師只是一個與來訪者平等的陪伴者、見證者,諮詢過程中對於來訪者的理解,需要跟來訪者澄清和確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