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漫談:要愛情還是做情人?

七夕漫談:要愛情還是做情人?

文:枯木

 

七月七,又稱七夕、七七節、乞巧節、七巧節、女兒節、雙七、巧夕等,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最早源自古人對自然天象的崇拜。


古人出自對於未知的敬畏,因而對星空中的日月星辰產生崇拜,並且經常觀測天象,根據星辰的外形組成進行人格化的命名,用不同星辰代表不同地域的分野,以預測吉凶禍福。

而牽牛星兩邊各有一個較暗的河鼓星,形狀頗似一個人牽着牛角,因而得名;三顆星中間亮,兩邊暗,又隱約排成一條直線,因而也像是一個人挑着擔子,因而也叫扁擔星。而織女星旁有四顆暗星,組成一個小菱形,頗似女子用梭子在織布,因而被形象稱爲織女星。


每年到夏秋季,織女星和牽牛星是星空中最亮的星星之一,於是古人在觀測的時候,發生聯想,並進行人格化的故事演繹,於是就形成了牛郎織女的故事。不外乎是牛郎織女二人相愛,有了一子一女,因爲王母阻攔,於是不得不隔着銀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才能在鵲橋上相聚一次。

如此悽美的愛情故事,奇幻浪漫,淳樸真摯,抒發了古代人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憧憬,因而千百年來經過文人墨客的歌頌傳詠,產生了很多版本和演繹,並且隨之產生諸多習俗和儀式,可謂婦孺皆知。


這麼美麗動人的習俗佳日,作爲我國優良文化傳統之一,我們本來就應該繼承發揚,傳播美好道德文化,發而廣之,廣而宣之,以重塑中華道德傳統。然而,在近些年卻有些變味,雖然只是少數現象,可是也值得反思。

首先是七夕名字,本來傳統的名字很多,可是如今又有了“七夕情人節”這一說法,究其原由,因爲西方有“情人節”,於是我們非要和其相比,也來個傳統情人節,貌似宣揚傳統文化,其實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情人”一詞大約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南朝綺麗浮豔的表現之一,如《子夜四時歌》有“情人戲春月,窈窕曳羅裾”;蕭衍的“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謝惠連“放棹遵遙途,方與情人別”;鮑照“回軒駐輕蓋,留酌待情人”;陶弘景“情人不勝怨,思來誰能忍”等等衆多詩詞。

不過,古代的情人並非現在的“情人”,古代禮法森嚴,嚴格一夫一妻多妾制,而婚姻需要法定的程序和禮儀,婚前男女很難相識相知,因而真實愛情大多是婚後產生,或者青年男女對真正愛情的嚮往發出的吶喊而已。總體來說,在古代禮制之下,愛情更多的表現在內心和希冀,“有情人皆成眷屬”成爲一種遙不可攀的理想生活。


如今,婚姻自由成爲現實,不過隨意濫情也成爲流俗。針對大多數人來說,可以盡情選擇自己心儀的婚姻對象,從理論上來說有情人可以自由結合。可是,囿於現實和風氣,“有情”的內涵逐漸發生變化,不再是真的愛情,而是對財力物力身份的挑選,所謂的“情”只不過是託詞而已。

再加上如今到處都是炫富的社會,大到富豪權貴,小到明星網紅,網絡上充斥着紙迷金醉的身影。於是乎,看起來法律只允許一夫一妻制,可是婚外戀、小三、插足、偷情、出軌、濫交比比皆是。“情人”一詞出現貶義,就連中性詞都不是,不再是過去“有情人”和“愛情”的含義,而是偷情濫情的揶揄詞彙。


因而“七夕情人節”,看起來很美好,細思起來卻那麼曖昧,真的不如古代七夕節、七七節、七巧節那麼質樸真摯,不但沒有發揚傳統,反而是有點污化。那麼,爲何還有那麼多用情人節來做噱頭呢?

這一方面是商家的心態,自古以來“無商不奸”、“無奸不商”,商家不管什麼節日,只要可以帶來利潤即可,別說節日,就連不是節日的雙十一、五二零等都可以給你造出個節來,更別說遇上傳統節日,那還不更加造作?加上“情人”無非是提醒你,該買金銀首飾珠寶項鍊了!該去豪華餐廳燭光晚餐了,該去酒吧歌廳去撒野了,該去酒店開房間了!


商家也罷,不過爲了賺銀子;作爲“有情人”的當事人雙方,應該談感情了吧?如此發問,就會有很多人回答:愛情?快餐社會現代人誰還談愛情?!愛情值一文嗎?到處都是談錢,真感情早就拋到九霄雲外扔到爪哇國去了!不看報道說,現在談對象,首先看的是身家財富和家庭背景,你要麼是富二代,要麼是官二代,二者都不是,那麼有沒有房子、車子、票子?否則一切免談!換句話說說,不是不談愛情,而是愛情的前提是財富和權勢。

如果說古人是希冀愛情而囿於禮制無法得,那麼現代就是可隨意選擇愛情卻不願得!因而古代留下了衆多膾炙人口的愛情詩詞和動人故事,如今則湧現了衆多濫情出軌道德卑劣的熱點新聞,古今對比,對社會風氣的影響孰高孰低?。


有一則笑話,裏面有一女相親,有二子東家富、西家俊,媒人問其所願,答曰“可否東家居西家眠?”,嗚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羨富之意人之常情。若以古人,寧可唾棄財富選擇愛情私奔;若依今人,無非選擇金錢然後出軌。就此而言,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然也!


七夕,美麗的愛情節日,你是選擇金錢做情人雞飛狗跳,還是選擇愛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2020/8/25榆木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