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段治癒自己的歷程

90後,出生在改革開放以後,成長於國家經濟迅速崛起的年代。我們的成長環境,雖並不富裕,但也沒有經歷過父輩的挨餓受凍,我們是幸福的一代人。

我們是三觀很正的一代人,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勤勞善良勇敢,要做個好人。

我們是單純的一代人,沒有經歷過物質上的極度匱乏,也沒有見識過人性醜陋人心險惡。從小看電視就只會評判誰是好人誰是壞蛋,不知道人其實是有多面性的。長大後,面對社會黑暗與不公,我們義憤填膺,感覺三觀都要碎了。

從小接受了完全正能量教育的我們對自己要求很高,要求自己勤勞善良勇敢,不能有任何不好的情緒。

我高中的時候,特別討厭一個女同學,其實人家也沒得罪我,我就是不喜歡她,就是感覺她很有心機很精明。不喜歡她問我問題,不喜歡她和我喜歡的人說話,哪怕人家是真心的,我內心也很不滿。我甚至有點嫉妒她。

我不止一次地告訴自己,你不能這樣。人家沒有做錯什麼,你怎麼可以如此狹隘呢,怎麼可以嫉妒呢?這樣不好,你不可以。我感覺有嫉妒情緒的我,很差勁。

我從小是一個內心比較敏感細膩的人,我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很強。

不得不說,書籍真的是一個好東西,它可以指引你去認識自己。你有哪方面的困惑就會去找那方面書看。

大學的時候,看了幾本心理學的書,我才知道原來每個人都會有一些不好的情緒,比如嫉妒和討厭。

看書讓我知道:原來我這種情緒是正常的,不是隻有我纔有。

恍然大悟後的我,很輕鬆很欣喜。因爲當一個人感覺自己很另類時,是很痛苦的。她無法接受這樣不好的自己。

不能接受一個真實的自己,是很痛苦的。

當我知道有情緒有不好的情緒是正常的,我也就接受了自己,原來我和大家都一樣。

後來,我慢慢地知道,當今社會的人,處於壓力之下,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點心理問題。

你要接受自己是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你要允許自己不那麼優秀不那麼完美。當一些不好的情緒出現時,不要想方設法阻擋它,讓情緒自然流動。傷心時就傷心一會,嫉妒時就嫉妒一會。只要在可控範圍之內,只要不傷害他人,就可以。

今天中午,小陽(化名)和我說她前段時間做了心理諮詢,因爲強迫症。她說希望我不要太驚訝。我驚訝於她是一個很陽光的女孩,我不驚訝是因爲有點心理問題也是正常的。

她和我講述,這半年學業壓力太大,一直被趕着走,很累。八月初連續看了幾條很負面的新聞,比如“殺妻案”,就特別痛恨這些人,竟然有如此殘忍可惡禽獸不如的人。然後晚上就失眠做噩夢,“我會不會殺人”這樣的想法揮之不去。越是告訴自己不能這樣想越是控制不住地去想。

無奈之下求助心理醫生,醫生說,是她的道德感太強烈了,接受不了這樣的慘絕人寰的事情的發生,在腦子裏反反覆覆推演。

是的,這個小姑娘單純善良,道德感真的很強。我理解心理醫生所說。

心理醫生也說,你的道德感決定了你不會做傷天害理的事。你要接受你的情緒,讓情緒自然流動,不要刻意去控制它。你也要接受這個社會是黑暗險惡的。

接受真實的世界,接受真實的自己,纔是放過自己,也是療愈自己。

人生就是一個慢慢療愈自己的過程。我們逐漸認識到世界不那麼美好和完美,一開始義憤填膺,無法接受,再到後來的接受。這個過程中,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卻依舊熱愛它。

接受一個真實的自己,並始終愛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