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心理營]《破繭原生家庭》12期D8 理想化和認同20200826

一、引導:

1、理想化和認同是與強大他人建立聯繫的方式,並努力成爲像他們那樣的人,或者去控制他們

2、理想化來源於孩子對於與其他人的差異的發現和接納,即精神分析領域提到的“分離個體”的出現

理想化他人,起源於我們作爲孩子,開始發現別人跟我們有不同的品質或者能力。隨着認知的成熟發展,我們不可避免地想要去跟誰比較,對方擁有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想有。

3.理想化是自我拓展的需要,理想化在成長中有必要的、積極的功能

當一個人長大到四五歲的時候,就會開始需要擴展自己,發展一些知識、能力和品質。通過追隨某一個人或某一個理想,借用另外一個被我們理想化的人來拓展自我,我們會慢慢地有意識的認同,並且試圖變得像我們信仰的某個人。理想化關係到我們對某一個人的敬仰和崇拜,父母通常是我們理想化的開始和源頭。

事實上我們學會的很多東西,學到的很多知識都是伴隨着關係而產生的。我們通過一個人的激勵,或者通過一個人來讓我們自己有機會去學習,去看到更大的世界,這是理想化積極的一面。

對於成長而言,理想化是必要的,只有存在理想化,纔會有對遠大理想的展望,或者對於我們自我的限制有一個超越的感覺,那種超越的快樂的感覺。

4.對一個人的理想化終會破滅,破滅分爲建設性的和毀滅性的兩種

當我們非常崇拜或者仰望一個人,並內化了他的能力,那麼也就意味着我們超越了這段關係。理想化他人起到過渡的作用,通過他們,我們走向更大的世界,成爲更好的自己。然後理想化破滅,去尋找下一個榜樣。不斷學習和成長成爲愛的一種形式。這是伴隨超越的理想化破滅,是積極的、建設性的破滅。這種破滅也導致了自身力量的整合,開始對於新的理想的探尋。

另外一種破滅是毀滅性的,往往是理想化客體的過早或過於強烈的幻滅所致,對於個人的成長可能造成創傷。

5.理想化的兩種方式,通過關係擁有這個人,或者通過內化擁有這個人的精神內核

理想化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外部的擁有:借光,即我們試圖去擁有和控制這個對我們理想化的人;還有一種就是通過認同和內化他的精神內核,變得像那個人,然後超越這個人,自己發光。

6.理想化的反面是反向認同和貶低,可能發生在對待同一個人身上

反向認同和貶低,即我很討厭這個人,我不想變得像他一樣,我要成爲一個跟他完全不一樣的人。然而反向認同是認同的一部分,可能會導致我們在行爲上往相反的方向發展。

反向認同和貶低往往是我們對一個人寄託了理想化的期待後,破滅或不能如願時產生的。我們終生都不要像這個人,也讓我們終生都會在內心有這個人的形象。因此,我們對他的記憶可能更深刻,所以反向認同可能比認同的情感影響更強烈。

二、延展——自體心理學對理想化的闡述

這個課程中引出的很多重要概念,在自體心理學中有比較多的闡述,理想化也是其中之一。今天的延展就補充一些自體心理學對理想化的闡述。

理想化與自戀是相聯繫的,理想化和自戀本身又都是中性的概念,在自體的發展中,會出現不同成長階段的發展規律,也會呈現出或健康或病理的狀態。

1.理想化需求的初始來源——原發性自戀

科胡特提出的原發性自戀指的是心理上的嬰兒狀態,母嬰一體,嬰兒對於母親及其服務的體驗處於沒有“你-我”分別的世界,嬰兒期望控制母親,當母親的服務不完美時(比如不能及時、充足地餵養母乳)會充滿暴怒,是嬰兒天生的攻擊性表達,這種現象叫“自戀性暴怒”。這種自戀狀態是嬰兒期就開始的理想化傾向的原初需求基礎。

一個人如何從嬰兒狀態逐步成長、成熟,我們在第三日的延展分享中講到了自體成長的過程。今天結合理想化再來看看在原始需求的基礎上,如何將自體的成長引向健康,如何預防或者修復可能的自戀型人格障礙。

2.正常的和有缺陷的理想化傾向

年幼的孩子跟母親的分離是逐步達成的,在共生的階段,孩子需要理想化自己的父母和養育者,尤其當它感覺到自己的誇大性自體(有全能控制的需要,要求有求必應)不能可靠地掌控這個世界的時候,理想化的父母是有足夠力量抱持他們的父母;伴隨着跟母親在身體上的分離,孩子仍然需要一直在那兒、可以關注和支持他的養育者;當孩子逐步發展自我意識,也需要父母作爲榜樣去內化比較強健的自我、走向成年並進入社會。

正常的理想化是,現實的父母都不是完美的,但是能夠比較充分地滿足孩子最基本的需求,也能在孩子成長到不同的階段,滿足孩子的依戀、給與足夠的共情,在孩子逐漸成熟的自我意識中從其理想化自體客體中脫身,幫助孩子完成成長的過渡,找到自己新的理想化目標去超越,向更高形式的理想化自戀成長。

正常的理想化是成熟愛戀的必要條件,隨着個體的逐漸發育長大,將童年時的依戀對象逐漸去理想化,是分離-個體化的必要程序。

糟糕的情況是,父母在孩子幼小時(0-4歲前俄狄浦斯期)在身體或情感上的缺席、疾病或者死亡,或者有虐待等傷害行爲,孩子的理想化客體過早的坍塌和幻滅,這種幻滅通常會被喪失感和羞恥感防禦起來,對他人無法建立信任感;很可能時常退化到誇大性自體狀態,對非共情客體表現出自戀性暴怒。待孩子長大一些,在難以得到關懷和親密的情感時,還可能將對好的自體客體的需要性慾化,依賴性伴侶,沉溺在有缺陷、甚至危險的性愛當中(異性和同性都有可能),也不能以成熟的自體狀態去養育下一代。

3.理想化是三極核心自體與三極移情中的中間態

科胡特在自戀性人格障礙的臨牀分析基礎上,發展了三極核心自體的概念,其中前兩極是從處理自戀性暴怒出發的,後一極是在前兩個基礎上發展的。從這組概念來看,理想化的功能是彌補誇大性自體的不足,而最終穩定度

誇大性自體:滿足嬰兒的原發性自戀、處理自戀性暴怒的一個方式就是能夠讓嬰兒感到自己是全能的、控制着好的世界。

理想化父母影像:處理自戀性暴怒的第二個方法是將另一個人感知爲全能,並內化成自我發展的榜樣,維持完美的自戀。

上位自體:是指嬰兒的基本自體具有天生的潛能,在與自體客體形成持續和特定的互動中得到迴應,形成的一種“內聚而持久的精神結構”。

對應於三極自體的發展,科胡特提出了三種移情的作用

鏡映移情:爲了鼓勵孩子發展出以誇大性自體需求爲基礎的健康的抱負心,來自母親般的自體客體的鼓勵性鏡映不可或缺,在生命的第2-4年間尤爲重要。

理想化移情:讓孩子相信並內化一個好的可靠的自體客體,也即理想化父母影像。在這個過程中,共情起了關鍵的作用(如前一天的介紹,自體心理學的共情是指收集共情對象的多維度信息、靠近其體驗去理解共情對象)。第4-6年間是關鍵期。

他我/孿生移情:指與一個好的自體客體擁有共同的技巧、才能和經歷。它是發展自體潛能、形成“內聚性核心自體”的第三次機會,有可能發生在早年鏡映需要和理想化需要無法滿足的情況下,爲建立彌補性自體結構提供了可能。

自體心理學爲我們提供了在一生的自體發展中如何培育健康的自體、修復破損的自體,建立健康自戀爲基礎的人格,有興趣地可以從科胡特的《自體的分析》、《自體的重建》以及其他自體心理學的著作中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