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陷阱》:心理陷阱“掃雷”攻略,普通人的“節流”指南 01 每個人都有一本心理賬本 02 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沉沒成本謬誤 03 “選擇困難症”和“稟賦效應”

大理是一座美麗而寧靜的城市,風景秀麗,底蘊深厚,近年來吸引了不少爲之嚮往的人遷居。

我曾遇到過兩位獨立攝影師,他們分別從北京和吉林旅居雲南​。

北京攝影師在大理貸款買了房,後來想回京發展,因購房時間較短,處理後續事務花費了很多精力,加上貸款利息和交易稅,支出不菲。

吉林攝影師一直租房,一段時間就搬到一個新地方,租金之和雖也是一筆較大的開銷,但比起短期房屋交易的成本,還是要划算很多​。​

兩位攝影師看起來消費水平相當,觀念相近,只是由於家鄉與大理的房價對比差,而做出不同的選擇。

他們不是個例。

有行爲經濟學家做過一個研究,發現:

拋開個人財富、納稅或其他類似的原因,人們搬到新的地方居住,之前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價格給他們留下的定見也不會動搖。租房時,來自高房價地區的人普遍會比來自低房價地區的人付出更高的租金,甚至會超出預計地購置房產。

這源於我們心中對於價值的“錨定效應”,它有時候能幫助我們節約,但有時候又會讓我們揮霍,是思維方式的一種。

有兩位現實主義作家,基於幫助普通人修正理財的觀念的目的,撰寫了《增值陷阱——聰明人必須知道的花錢藝術》這本書,初版於1999年的《增值陷阱》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在花錢的時候既不能說理性,又算不上睿智,甚至一些常見的財務決策心理反而會導致我們踏入消費陷阱,不知不覺花掉很多冤枉錢。

常言道,普通人積累財富的最好方法就是“開源節流”,《增值陷阱》由美國商業及個人理財作家最高榮譽獲得者加里·貝爾斯基,與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托馬斯·季洛維奇合著,結合行爲經濟學和決策心理學的權威實驗案例,幫助我們理清財務決策,發現自己行爲、心理上的誤區,洞悉類似於“錨定效應”這樣的消費心理,實現多多“節流”。

01 每個人都有一本心理賬本

思考一下,上班辛苦賺到錢和同樣數額刮彩票贏得錢,哪一邊會花得比較快?

對大部分人來說,工資總是比彩票獎金這樣的意外之財更需要合理規劃使用的,而養老金一存就是幾十年的比比皆是,而卻很少有人將休假津貼留到第二年。

198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理查德·塞勒,曾首次提出“心理記賬”的概念——在行爲經濟學中,人們會認爲某些錢的價值低於其他錢,可以花得更隨意。

這個概念揭示了人們在理財方面最常見、卻也付出最大代價的錯誤傾向——只根據錢的來源及其花費方式,將錢分成不同的類別,並區別對待。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米爾頓·弗裏德曼曾說:“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最爲經濟;花自己的錢給別人辦事,最有效率;花別人的錢爲自己辦事,最爲浪費;花別人的錢爲別人辦事,最不負責任。”

區別對待來源不同的金錢,就是典型的心理記賬。

仔細想一想,日常喫飯,無論是買菜自己做還是店裏喫,是不是都會大致計算一下成本?大部分人的日常飲食花銷都會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區間,喫東西多多少少會考慮一下劃不划算這樣的問題;而外出旅遊時,我們就會比平時“大方”一些,只要價錢不是太離譜,大部分人都很願意多花一筆錢嘗試當地特色或網紅美食。

在傳統經濟學理論中,錢和錢是沒有什麼不同的,自己的100元和別人的100元,都可以買到相同的東西。

但我們的大腦不是計算機,無法長時間保持高強度運轉狀態,這導致我們既無法長時間維持理智的計算能力,也沒有時刻嚴格管理資金的意志力。

我們會有相對長期的理財目標或儲蓄需求,例如養老儲蓄或教育基金等,一般對於這些長期目標,我們會較爲細緻地計算目標需求,分解任務,盤點成本。

這樣的計算固然穩妥,但也有些累人。

如果日常每筆交易都要這樣計算成本,是個人都受不了,於是我們的大腦爲了減輕任務量,開發了快速將錢劃歸到不同的心理賬戶的功能,然後根據分屬賬戶的不同,給予金錢不同程度的重視。

心理記賬對經濟政策的推行效果也具有顯著影響。

2019年底,我國試行第一次個人所得稅綜合彙算,意在減輕人們的生活負擔和推動經濟,那麼退稅金到賬後,大家的反應是不是符合政策制定的初衷呢?正好我有兩位同事對退稅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很有代表性。

A同事一早就知道年底會有一筆退稅,於是一直將未來退稅計算在自己的年收入中,在他看來退稅金是自己的錢返回了自己的口袋,退稅金到賬後他也按照既定計劃,較爲細緻地支配這些錢。

B同事之前沒有關注過退稅,在綜合匯稅時才知道自己也能有退稅金,在他看來這是一筆額外收益,於是退稅金到賬以後他很快就花掉了,買了一臺之前不捨得買的遊戲機。

AB兩位同事平時消費習慣差不多,但在這次退稅時,有截然不同的表現,這個例子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心理記賬的影響,認爲退稅金是退款還是獎金會在很大程度上確定這筆資金的去向,因爲退款會讓人傾向儲蓄,而獎金則會讓人更傾向消費。


02 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沉沒成本謬誤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理查德·塞勒,在1980年指出過人們所共有的一種心理陷阱,一種特殊形式的損失厭惡,即沉沒成本謬誤

1985年,心理學家曾做過一次關於沉沒成本心理的實驗,他們隨機向當年購買俄亥俄大學劇院季票的顧客提供折扣,第1組購買者按原價購票,第2組購買者以原價的8折購票,第3組購買者以原價的5折購票。

結果顯示,第1組的購票者在季票有效期內光顧劇院觀看錶演的次數更多。

按理來說,三組購票者在購票前都有相似的看戲傾向,在購票前也並不知道會獲得折扣,所以他們本來都願意爲購買季票付出同樣的成本,那麼出席率不應該有顯著差別纔對,然而實驗結論無可置疑,買票花費越高,其沉沒成本就越大,購票者對待前去觀看戲劇一事情就會越認真。

心理學家試着解釋爲什麼沉沒成本對人的影響如此之大,如果人們不去看錶演,他們很可能將未用的戲票視同於損失,那麼票價越高,浪費戲票的損失就越大,第1組購票價最高,更有動力投入時間,通過變相追加成本來避免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沉沒成本謬誤只在涉及自己的金錢時,纔會有明顯的作用。

本書作者之一加里教授就講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他在學生時代曾經嘗試冰球,這是項運動相當有人氣,但對裝備要求較高。在花費350美元購買守門員裝備後,當時的加里已經意識到自己不適合打這個位置,但是在繼續訓練的過程中,他仍然陸續添置了守門員所需的其他裝備。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本來承認自己沒有天賦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第一件裝備花費的350美元更是讓人難以割捨。當年輕的加里教授下定決心轉型的時候,即使算上二手裝備轉讓的收入,他也已經損失超過600美元了,而最初的沉沒成本其實只是第一件裝備的350美元。

沉沒成本謬誤會通過多種途徑令我們蒙受損失。

家裏有位長輩,前一陣愛車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毛病,如果直接賣掉大約能賣2萬元。但考慮到對這輛舊車比較有感情,而且也都不是太大的毛病,於是決定縫縫補補繼續開。

結果半年裏,前前後後修車也花了近2萬元,即使如此,這輛車仍然不斷出現新的問題,最後,還是以3萬元的價格賣掉舊車,重新買了新車。如果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賣車,至少能節約小1萬元,這也是沉沒成本謬誤。

不管沉沒成本謬誤的成因是什麼,忽略已經花掉的錢,關注未來的成本和收益,顯然纔是更重要的事情。

03 “選擇困難症”和“稟賦效應”

很多人都發現自己有“選擇困難症”,二選一的選擇題問題不大,可一旦可選項過多,我們就容易感到左右爲難,有時甚至選擇“放棄”。

就拿我自己說吧,我最近想購置一臺投影儀,預算大約2000元,在初步瞭解主流投影儀型號後,發現這個價位投影仍然有很多選擇,到底是傳統投影的愛普生、明基、日立,或者智能投影的堅果、極米、天貓魔屏?太難決定了,於是過了一個月仍一直猶豫不決。

選擇困難會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延遲做出決定。

而在理財決策上若出現選擇困難,同樣會導致延遲做出購買決策,就有可能錯失一些機會,或面臨一些風險。

在如今的交易市場中,大概有8000多種公開交易的股票和債券基金,要在它們之中做出選擇,令很多人感到窒息,實在選不出,決策一拖再拖,資金在銀行卡活期賬戶裏一放就是大半年,損失了很多利息。

如果這件事正好發生在2020年上半年,那就正好錯過了一次牛市,頗爲可惜。

選擇困難症還有一個近親,那就是害怕改變。

人們天生傾向於喜歡自己熟悉的東西,並且喜歡儘可能地維持原樣,行爲經濟學家稱之爲維持現狀偏好。

爲什麼我們會偏好維持現狀呢?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維持現狀偏好可以作爲一把衡量滿意度的尺子,偏愛熟悉的事物,不願意改變,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我們對於當下的處境是感到滿意的。

實際上人就是會很偏心,家裏的飯更可口,自家的孩子最可愛……人們會無意識地高估屬於自己的東西,而要是同樣的東西或境遇在他人的手中就有更可能遭到低估,這就是稟賦效應。

查德·塞勒曾在康奈爾大學做過一個實驗,將校園書店裏售價6美元的大學紀念水杯,隨機發放給一半參與實驗的學生。因爲是隨機發放,得到杯子的學生並不一定就更喜歡這種杯子或更認可大學,然後安排一場拍賣,看杯子的所有者願意多少錢賣掉自己的杯子,其他學生願意花多少錢購買。

結果顯示,杯子的所有者,基本低於5.25美元就不願意出售杯子了;反之,超過2.75美元后仍願意購買杯子的買家寥寥無幾。非常普通的校園商品,在所有者手中估價接近求購者心理價的2倍,由於杯子是由實驗直接提供的,所以並沒有發生沉沒成本效應。

稟賦效應令人們賦予自己擁有事物更高的價值,因此改變會更加困難。

當然人們一直在設法克服這種心理傾向,否則他們就不會賣掉自己的房子、與自己的配偶離婚或者賣掉舊車,但是在稟賦效應發揮作用的時候,客觀評價自己擁有東西的價值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

稟賦效應會影響我們做出令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導致我們忽視機會成本,付出更大的代價,例如沒有在合適的價格上出售自己的房子,以至於錯過時機,結果反而不得不以更低的價格出售。

曾有過一次想出售換下的手機,感覺自己的手機還挺新的,狀態也好,當時有人還價10%,因爲心理上不接受而沒有成交,結果短時間再沒有報價更高的了,隨着時間的推移,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報價一降再降,半年後成交價僅爲最初的50%,後來想想也是挺遺憾的。

不願意改變的更大一個原因是害怕後悔,我們全力避免後悔的感覺,雖然常常事與願違。


加里·貝爾斯基與托馬斯·季洛維奇在《增值陷阱》中,案例詳實地介紹了日常開銷和投資理財中,我們很難避免的心理陷阱,多發現一個自己行爲和心理上的誤區,未來就可能少花一些冤枉錢,從這個角度看,《增值陷阱》也不失爲一本心理陷阱“掃雷”攻略,亡羊補牢,爲時未晚。

END


我是聶梓吟,分享原創書評,歡迎與我多多交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