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把孤独当歌

下午两点以后我爸爸匆匆忙忙出门去了。临走前说他同学约他在龙源湖见面。我爸已经80多岁了。他的同学也一定80多岁了。


我爸爸到了这个年龄,很少有朋友了,基本上每天都是独自出门去公园转转。偶尔有个朋友打来电话,我爸都显得很激动,很兴奋。我爸确实太寂寞了。

我就知道家里的扇子上还有那个台历上,我爸都写有字,都是人生感悟。因为没有人交流,他就把他想说的话都写在扇子上台历上,还有张张废纸上。前几天还给我写了满满两张纸的

信。

我爸爸年轻的时候,耳朵有点聋。我们平时和他说话都要扯着嗓子大喊大叫,他才能听到。所以我们越来越懒得和他交流了。

我现在纳闷的是我爸爸出门去和他同学交流,他是怎么听到同学说的话的?到了下午四点半,我爸爸回来了,我问他见到同学了吗?他说没有。他的同学坐公交车来龙源湖,坐错公交车了,以至于我爸和他打了16个电话也没有见上面。想必我爸爸的那个同学也是老态龙钟耳朵也不灵,所以坐错公交车了。

人老了,行动慢,思维落后,渐渐的似乎和社会脱钩了,他们以前的朋友和同事也都很老了,有些去世了,有些行动不便,他们的父母和长辈如果活着也都一百岁以上了,他们也失去了父母和长辈的关爱,他们工作了一辈子,到年老,已经失去和社会的链接了,这是最悲哀的事情。所以,我爸每次接到从前同学和朋友的电话,都会很快乐,有时候一个老友的电话能让我爸爸在家里说上好几天,我爸其实在告慰自己,自己还有社会往来。我记得我爸说的最多的是一位叫王会来的叔叔,王叔叔曾经多次到我家看望我爸妈,他们之间从青年时期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到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我爸妈都显得活波和年轻了。后来,王叔叔去世了,我爸妈情绪低落了很长时间,脸上布满忧伤。

我爸爸还有一位老朋友,是他的老上级,我爸爸称呼他为张科长,也曾经来家里和我爸见面,但,张科长年近九十多岁,出门需要自己的孩子陪伴和帮助,想必出门一趟很不容易。

渐渐的,我爸的电话越来越少,最近半年来,只有一位姓何的叔叔打过电话问候我爸,然后就再也没有了。我爸只有我们姊妹几个了,如果没有我们,我爸就是这个世界的一座孤岛,孤零零,逐渐被遗忘干净。

我爸真的很可怜,尽管衣食无忧,经济条件优越,但逐渐被社会抛下,没有自己的人脉圈和挚友。和社会链接还需要通过自己的监护人,否则,连接不上。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爸出门开始拄上拐杖了。而且去澡堂洗澡,看门的人也不让他进了,看门人说要来洗澡,可以,但必须得有家人陪着。从那以后我爸就再也没有去澡堂洗过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爸走路越来越蹒跚,吃饭有呼噜声,并且掉一桌饭粒。看看我爸年轻的时候穿军装的帅气的照片,再看看眼前这个老态龙钟牙齿稀疏的老人,我感觉时间的无情。

老年人动作慢,而且思维落后。所以我也不大爱和我爸爸交流。但我觉得我还是孝顺的,我每周都要给我爸爸把床上的用品都更换一下,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把需要盖的被子拿出来,井井有条。爸爸穿的内衣内裤还有衬衣衬裤以及袜子这些常用的贴身物品,我每年都买很多,把爸爸往年穿旧的内衣内裤以及其他旧衣服,扔掉。内衣穿得舒舒服服,心情会愉悦。

小的时候,爸妈把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爸妈老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爸妈打扮的干干净净,舒舒服服。

只要轮到我照顾瘫痪的妈妈,我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井井有条。我爸爸看着这些,一定感觉神清气爽。

今天我又把厨房的柜子都擦洗了一遍,厨房看起来很清新。

我努力把爸爸的家里整理的有秩序、有条理。经常扔掉旧的东西换上新的东西,家里一直保持很新很新。这样,我们进到家里就感觉幸福舒服。

我爸爸可真寂寞呀。我妈妈瘫痪,我爸和我妈语言交流不行了。少年夫妻老来伴。我爸和我妈常常就这样坐在客厅看电视,不说话。我想,他们的心里,其实可能不寂寞,一辈子的夫妻了,看一眼对方就知道想表达什么。

我常在微信里看到有人说老人需要的不是钱,不是礼物,老人要的是子女的陪伴和关心。但,我认为老人有足够的钱比子女的陪伴和关心更重要。老人可以拿着钱去按摩,去买好吃的,去请保姆照顾自己给自己做饭。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会因为省钱而不去买药。另外,我还认为老人有一个真心喜欢的爱好也比子女的陪伴和关心更重要,比如,喜欢养狗,喜欢种菜,喜欢下棋,喜欢游泳!等等。一个老人身体健康,行动自如,经济上自给自足,精神上有爱好和寄托,那真的是活得舒服,有很高的生活质量,同时拥有人格尊严。

我一直以为孤独和衰老距离我很远,这些与我无关,但,随着身体健康的衰退和年龄的增长,感觉孤独和衰老已经在社会上存在很久了,融化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院落每一片土地,孤独和衰老就像天上的陨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在我身上,砸中我,然后带走我。孤独和衰老一直都有,不到一定年龄,你认不出来它,它躲藏在一个人最后的时光中,极尽凄凉和悲哀。

有时候,我在想,我爸妈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拥有我们姊妹几个人,而我们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的老年注定惊心动魄,注定会更加孤独和凄惨。一个老人需要至少一个年轻人全部的劳动力才能应付照顾,现在养儿防老根本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现代社会出现一个词叫“孤独死”,就是指一个人静悄悄的死掉,邻居靠闻到臭味,寻找到死者。我想,总有一天,我也会一个人静悄悄死掉,悲伤而孤独。看了网络上好多孤独老人留下的信,很多都是在知道已经快不行的时候,自己就不出门了,静悄悄躺在家里,然后写遗书。还有好多老年人是睡梦中猝死。谁能躲过孤独寂寞?生老病死殊途同归,就像复制粘贴一样,代代如此。

我想到了我自己的未来,努力逐步培养一个爱好,到晚年把精力投入爱好上,放过女儿,学会独处。坦然面对生死。我希望我能做到把孤独当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