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看,決定你收入高低的三個道理

自從今年3月轉行做審計以來,我改變了很多。

我從一個不知道從何查起的小白,變成一個能查出重大問題的熟手,我現在能複覈、能寫報告,做主審,偶爾還獨立帶隊做項目。

我知道自己的價值在不斷增長,努力在轉化爲成績,我的成長得到了領導的讚許,自己也從之前的工作低谷期,開始向着另一個高峯進擊。我想成爲的是:

做一顆不起眼的棋子,在工作中的關鍵時刻扭轉戰局。

如果要進行總結的話,我在這半年裏深化了對以下三個道理的理解:

一、決定人力價格的,首先是供需關係。

《資本論》裏說,價值決定價格。這話當然沒有錯,但是我更要說,人力價格首先要看供需關係。

批發市場的茶杯做工精良,目標價值100元,但因爲市場上有十個小販在同時兜售,他90,你80,最後激烈競爭之下50塊成交;

旅遊景點一個杯子很粗糙,價值也就值20元,但因爲獨家售賣,遊客如織,最後他喊到100塊也有人去搶購。

之前的部門有80人,層級衆多,從我到部門總要跨越四級,所以即使自己再努力、工作上加了再多班,自己也不過是衆多人頭裏的滄海一粟,你的成績領導看不見,你的名字領導記不起。

非不想也,乃不能也。

領導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他的眼裏只會習慣性地關注與他合作過、且合作愉快的人。

但現在的部門只有幾個人,沒那麼多層級,我們和老總直接對話,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個人的價值領導都看在眼裏。

甚至你足夠優秀,還能減輕老總的工作壓力,讓他的上級也滿意。這意味着,你只要做出成績,讓領導的領導滿意他,那他就願意給你賦能,讓你的價格迴歸價值。

對於身處職場的各位,我的建議是,如果你肯學習、想成長,那就儘可能去人手少的、能和領導直接對話的部門。

二、決定人力價格的,其次是綜合能力。

現在我們的項目對象基本上是縣公司一把手,他們收入高(通常是省級員工的數倍甚至更多),機會多(做好了調到地市甚至省公司)。

我觀察到其中大多數佼佼者都有多部門工作經歷,他們主抓業務銷售,和其他副職與中層幹部相比,這些縣公司一把手有着更強的溝通能力,懂一些財務、法律,性格多隨和幽默。

你是專業高手,但是他除了懂專業,還能向領導、客戶講明白道理,讓他們聽得滿意;

你的溝通能力也不錯,但是他還懂財務、法律,總能讓對方有更多選擇;

你也學習財務、法律,但是他總是在臺上把大家說得羣情激昂,在飯局裏把同桌逗得哈哈笑。

領導是什麼?其實他的專業能力不如你,他的喫苦精神不如你,但他一定是善於和上下級交流,善於對內對外溝通,他是工作情緒最穩定,綜合能力最全面的那個人。

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好:

專業領域的競爭,永遠是在非專業領域分出勝負。

對此我的建議是,業餘時間什麼領域都去接觸一下,甚至花大把時間、大筆銀子去專門學習,寫作、演講、心理學、編程語言......一切或許有用的東西。

三、決定人力價格的,最根本的當然是價值。

這一條是大家都理解的價值決定論,只是我要提醒的是,這個價值更多的是交換價值。

舉個例子來說,你的文章寫得好,這是價值,但如果文章沒有發表,沒人看見,就沒有影響力,也無法轉化成經濟利益。

而你爲別人寫了一篇精彩文案,這是交換價值,別人可能會感謝你,會付錢,重要的是你檢驗了自己的寫作能力,還會吸引更多的人。

你的交換價值會帶來人脈、影響力、經濟利益,這些積極因素會鼓勵你繼續加強寫作能力,讓你越寫越好。

當你把某種能力訓練成自己的王牌產品,你就擁有了一項獨特的競爭優勢。

而這一切都源自你的交換價值。

以上就是自己轉行半年來的心得體會,我當然不是什麼成功人士,我只是對職場、對生活、對生命意義有些個人感悟,希望分享出去和你一起變得更好的人。

關注我,成就你!

(我的微公:堅持做點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