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心理營]《破繭原生家庭》12期D12 敘事視角看創傷20200830

課程的最後一節,張冬曉老師總結得特別好,而且也分享了一個嚴重分離創傷的個案如何在心理諮詢的幫助下獲得新的客體體驗,以新的視角去看待早年創傷並重新賦意,通過發展自我覺察,慢慢轉化在早期創傷中形成的自動式反應模式,發展出一個體驗上更安全、自由的自我,破繭而出,這也是前面提到的自我分化,是我們真正獲得內在成長的起點。

無論早期是有嚴重的創傷還是一些帶有遺憾的缺失,抑或在這個繭中其實還是很滿足、很舒服的,我們都需要建立覺察,有意識地發力去破繭,才能真正面對外面的世界和未來的成長,這個過程會有痛苦,而且無人可以替代。

呼應老師說的對於創傷的重新賦意和調整期待,這裏給大家補充一些敘事療法的觀點,即使沒有諮詢師,每個人也可以在內在去嘗試做這種“敘事”和“改寫”:

1.創傷不是發生在過去,而是發生在現在對過去的解釋,主張用現在重新架構過去,進而重新架構未來。

敘事療法的創傷干預很大程度上就是陪伴來訪者找到新的多元的解讀給他帶來的新的體驗。經過創傷的人,記憶往往並不準確。讓一些事件變成創傷的因素就是我們的記憶再造,或者說我們的記憶的重新解讀。每個人可以用不同的版本講述生命故事。

2.創傷治療的療愈性是通過讓當事人在解構中重新賦意來完成的。

解構在哲學理念上是通過呈現背景來改變圖形的意義。完形療法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理念就是,如果你有一件事情沒有處理好,叫做unfinished business,就是未盡事物,就會成爲你情緒和心理能量的一個集結點,它是你心理活動的一個主題,也就是一個圖形,然後它的背後的那些心理活動的內容叫背景。

解構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通過我們去關注那個背景,然後來看這個凸顯出來的圖形的意義,這點借用了完形療法的概念,但是和完形療法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完形療法會針對圖形,就是我們要把這個圖形識別出來,然後去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哪一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然後就滿足它,不管是象徵的還是實際的方式滿足,然後它就會退到圖形背景裏邊去。敘事解構關注的焦點剛好不是圖形,而是是刻意的去關注背景。然後通過背景去看這個圖形的意義,通過賦意的改變,可能建構出不同的圖形。

敘事就是層層解構這個背景,從而提煉出圖形的意義。每補充一個細節,你會有新的發現,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看到很多希望。會在細節的補充可以去否認前面的些創傷性的描述。

3.解構的過程要放下完美期待

解構是有意義的,但因爲有一個完美的期待而否定了它的意義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很絕望,創傷會給人帶來絕望感。這種絕望感不是說他不會做什麼,而是他做的沒有辦法回到過去了。比如說親人亡故,你不能讓他死而復生。比如說離婚,出軌,什麼重要關係的破裂,你沒有辦法回到過去了。很多受過創傷的人的期待是,你有沒有辦法讓我回到過去,就像時光穿梭機一樣的,這個期待本身是他產生創傷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4.可以利用家譜圖、生命樹、敘事地圖等工具去豐厚故事,改寫故事

比如,有很多創傷看上去是個人的,實際上是家族的一種延伸。利用家譜圖去了解家族故事,看到更多歷史和麪向,獲得更全面的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