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田記 選自《古文觀止 全解》

義田記

范文正公,是蘇州人士。他平生喜歡佈施,選擇那些與他交好而又貧窮的,與他關係疏遠卻又賢良的人,對他們都給予賙濟。

正當他顯貴的時候,購置了靠近城郭而且常年有好收成的田地千畝,稱作“義田”,用來供養賙濟全族的人。使他們天天有飯喫,年年有衣穿,婚喪嫁娶都有所資助和貼補。選擇族中年齡大而又有德行的人主管賬目,按時供給出納。每天的口糧,是每人一升;每年的衣料,是每人一匹綢絹。嫁女兒的給錢五十千,改嫁的給錢三十千;娶媳婦的給錢三十千,再娶的給錢十五千;辦喪事給的錢和改嫁的數目一樣,葬小孩的給錢十千。族中住在一起達到九十口人的,從每年的收入中支出八百斛糧食。用田產的收入供給這些聚居的族人,綽綽有餘而沒有睏乏的時候。那些罷了官回家鄉居住,等候缺額的人,就賙濟他們;已經出來做官的就停止供給。這是義田的大概情況。

當初文正公還沒有顯貴的時候,就曾經有志於此,然而二十年都沒能有能力創辦下這義田。後來他出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參與商議國政,這時俸祿和賞賜的收入才足以實現了他的願望。後來文正公去世,他的後世子孫經管着他的產業,繼承了他的遺志,就像他在世的時候一樣。文正公雖居高職,俸祿豐厚,但始終過着清貧簡樸的生活,直至去世。死的時候還沒有棺木盛斂他的屍身,他的兒子也沒有錢辦理喪事。他只是將賙濟貧困,養活親族的道義,傳給了他的子孫。

從前的晏平仲,坐着簡陋的車子,騎着瘦弱的馬匹。桓子對他說:“你這樣做,是要隱藏君上對你的賞賜嗎?”晏子回答說:“自從我顯達以來,父親一族的人,沒有不坐着車子的;母親一族的人,沒有不豐衣足食的;妻子一族的人,沒有受凍捱餓的;齊國的士人,靠着我才能生火做飯的,有三百多人。像這樣,是隱瞞君王對我的賞賜嗎?還是彰明君王對我的賞賜?齊侯聽到這話,便把罰晏子喫的酒,罰給桓子喫。我過去敬佩晏子的好仁,齊侯的知賢,桓子的服義。我還敬佩晏子的仁愛有等級,講話有倫次。先說父親的一族,再說母親一族,其次說到妻子一族,最後才說到那些關係疏遠卻又賢能的人。孟子說:“親愛自己的親人才能對人民仁愛,對人民仁愛才能愛惜萬物。”晏子差不多就是這樣的人。現在看文正公的義田,感覺他比晏子還要賢良。他遍及恩惠的範圍廣大,影響深遠,我又感覺這方面他恐怕要勝過晏子。

唉!世上有些位列三公、享受萬鍾俸祿的人,他們宅第的雄偉,車輛的豪華,歌妓舞女的衆多,妻妾兒女的闊綽,都只是自己一個人享受而已。而親族中不能踏進他們家門的人,難道還少嗎?更不要說去佈施那些賢能的人了!在三公以下的那些做卿、做大夫、做士的人,糧食充足,俸祿豐厚,也只是個人享用而已。而親族中手拿水壺飯碗討飯,餓死在溝渠中的人,又難道會少嗎?也就更不用說還要去照顧其他的人了!他們都是文正公的罪人啊!

文正公的忠義著稱於朝野,他的事業遍佈於邊疆,功勞聲名傳遍天下,後代必定有史官會記載下來的,我可以不用去記錄;但唯獨欽佩他的仁義,因此記錄下來流傳後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