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岛·故事精选】‖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

一篇写跑题的实践报告

2020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

一、实践背景

2020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疫情、泥石流、洪涝,灾难一个个接踵而至,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无比渺小,但全中国人民凝聚在一起的“中国力量”就是我们活下去的希望,所有在为祖国、为人民而付出的中国人民,不分种族、不分职业、不分性别,共同组成了“中国面孔”,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精神。

受疫情影响,我们未能正常返校,在此期间却有许许多多的警大学子站了出来,我们不是医生,也没有足够的力量站在“疫”线前沿去与死神抢人,却不约而同,各尽其能:去做一名志愿者,或去守护一个村庄或小区,或去为不能外出的人们送上温暖,又或是仅仅只能为疫区的同胞们捐赠一份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在那些不幸中,我显得颇为幸运。我的家乡在河北,没有疫情严重地区的“战火硝烟”,但也与家乡的亲人们一起见证了疫情的爆发与消亡。村子越封越紧,停工、停学,家家闭户,唯有带着红袖标在街道巡视、在村口守护的党员与志愿者,怀揣着与村民同样的紧张与不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中担负起守护村民的重任。疫情好转,街道解封,人们逐渐开始复工,而为学生的安全,返校时间迟迟未定。

二、实践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特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无论身在何处,无论何种方式,我们身为警大学子都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我们要继续保持本心,努力成长,同时深入群众之中了解民生百态,方能为家人分担,为家乡添彩,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三、实践内容

(一)农村田地耕种

家在农村,自然少不了下地干活,开春以来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很多:玉米、花生、黄豆、油葵等等。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油葵,我见证并亲身参与了它播种、成长、收获的全过程。有着全家人的参与,播种的过程尤为开心。爷爷手里的锄头极为灵活,一起一落是一个恰恰好的小坑,放进2粒葵花籽,再与小弟小妹一起浇上水。浇水的过程并不太容易,水是从路边一桶一桶拎进田里,在爸爸的帮助下两三个水桶倒替浇水,手里的动作倒是也没有停歇的的时候。期间,我说跟小弟说累了就去歇会儿,小弟问我累吗?我说累呀,但是姐姐是大人了。仅仅10岁的小弟甩甩小胳膊,硬是陪我坚持到了最后。浇完水之后就是妈妈的“任务”啦,给这些小坑再一个个重新填上,隔天跟爸妈再来给种下的油葵籽盖上一层“小被子”。薄薄的塑料膜,是中国农民的智慧,虽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来看却暂时并没有更好的替代方式。

播种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在清晨跟着爸妈去看油葵钻出的新芽,一个个幼小的生命脆弱又顽强。在覆盖的塑料膜上撕开一个小洞,让小油葵尽情呼吸,那些杂草只能在薄膜下死亡。一次又一次的浇水灌溉中,小油葵逐渐茁壮起来,转眼就到了要打花杈儿的时刻。分枝幼芽太多,油葵是长不大的,就像我们想做的事情太多,往往最后什么都做不好。油葵最终的目标是长出硕大的葵盘、饱满的葵籽,那么就要把多余的枝叶统统打掉以保证葵盘在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养分。

收获那天,是一个清晨,五点钟从睡梦中醒来,就听到外面窸窸窣窣的声音,是爸妈起床了,不一会儿就传来了拖拉机的轰鸣声。起来穿上旧衣服准备去地里,奶奶过来做早饭,顺便拿给我借来的镰刀。刚下过雨的小路略显泥泞,拖拉机停在路边,爸爸被背上的包袱压弯了腰,额头大滴汗珠滚落。虽有着露水打湿衣衫,却好过烈日的暴晒,清晨凉爽的微风吹过恰能带来一丝安抚。永远不要看不起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没有切身体会过的人是不会懂,而一旦体会而过,我相信不会再有人看不起农民。

走进地里时,妈妈在割葵盘,爷爷砍葵茎,镰刀在空中飞舞,手起刀落收获的是幸福。我也兴冲冲的加入收割的行列,结果五六七八刀下去一个都没砍下来,妈妈在旁边笑个不停,只好向爷爷请教。在爷爷的指导下我才明白,原来靠蛮力是行不通的,砍油葵也需要技巧:油葵要从根部斜着砍,镰刀悄悄找好位置,趁着油葵不注意,一个手起刀落成功砍断,带着一点小小的骄傲,我也正式“上路”了。

事情总不会那么顺利,好景不长,手指突然传来剧痛,是水泡被磨破了,恰逢爸爸揹着包袱过来,怂恿我跟他一起往路边背葵盘。妈妈不敢给我装太多,学着爸爸的样子在妈妈帮助下成功背起了第一包袱,跟着爸爸划开高大的玉米地里的叶子,穿过幽长的小径,在爸爸身后偷偷比划,我背的大概只有爸爸一半的量吧。在路边等待的拖拉机已装有半车的葵盘,这是爸爸一点一点背出来的。爷爷说,我背的一包袱大概有三四十斤吧,扭头看看远处揹着包袱往外走的爸爸,爸爸的背上背起得是一个家。

薄雾散去,太阳高高升起,和妈妈跟在轰鸣的拖拉机后满载而归,奶奶已经做好了早饭。葵盘堆满院子,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怎么把葵籽从葵盘里弄出来?当然不是一粒一粒得去抠,这就是中国古人们的智慧,一根小木棒在葵盘上敲敲打打,就会发现一颗颗葵的籽在空中起舞,重复单调的工作,有了家人的陪伴倒也不会显得枯燥。看看自己的手心,曾经妈妈和奶奶的手也是如我一般,很容易就会磨出水泡来的吧。

(二)培训机构授课

学校课程结束,正式迎来暑假。应亲戚之邀在一个机构进行授课,或者说是学习更为贴切。

授课时间:

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8月16日

授课地点: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某教育机构

授课对象:

小学四年级、五年级

授课内容:

小学四年级、五年级数学课程

授课经过及感悟:

13个孩子,两个班级,毫无教学经验的我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数学。还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内心的忐忑不安,不知如何开场,孩子们瞪大的眼睛里充满好奇以及一点点的紧张。

种种原因之下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是在孩子们送我的一次次“惊喜”中我又无比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群可爱的小天使们。但我有什么资格自诩为师,不过是一个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的过程。

课间教室纷飞的纸飞机上承载着孩子们最单纯的梦,黑板上画出的是孩子们心中的老师,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无穷的,小小的脑袋装满了奇奇怪怪的想法。孩子需要包容与理解,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小小的身影在眼前晃动,要留给他们成长的空间。

为期一个月的教学也让我体验到了老师们的不易。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性格,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闪闪发光的地方,也有需要弥补的不足,这就需要老师们细心观察,并且与家长及时沟通,一个家庭对一个孩子性格的影响往往会超乎你的想象。正式开课的第一天,拿出一张白纸,请孩子们写下他们的名字,如此加深我自己的印象,记住对方的名字是最基本的尊重,即使对方是个孩子,当你能随口说出每一个孩子们的姓名时,他们是被关注的。

第一天先给孩子们做了一套测试题,以此来了解孩子们的程度,有些遗憾的是我的孩子们基础都不太好。通过试卷可以分析出孩子们各自的薄弱点,而上课的过程也是一个观察的机会,在讲课的同时也需要老师们去观察孩子们的状态,谁爱说话,谁比较腼腆,谁反应比较迅速,谁比较马虎,谁比较好动……大概是不同于学校的正式课堂,孩子们也显得比较放松和活跃,很开心孩子们都能很积极的回答问题,让我诧异的是,好多孩子主动来找我给他们出题,我也尽量针对孩子们不同的薄弱点去找不同的题型来给他们练习巩固。

为期一个月学习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让我感到很骄傲的是拿到他们最后一次考试分数时,发现平均每个孩子都提高了十几分,甚至二十多分。分数不能代表全部,但我真正体会到了那一刻,我比他们自己还要开心与自豪,同时与孩子们的相处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校学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提高的不应该只有分数,还有责任与担当、爱与被爱。

他们说,我是他们最温柔的老师,但我没告诉他们,他们也是一群可爱的小天使。

四、实践总结

通过这次“假期”,我收获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并且对于很多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比如家庭。相信很多人都会有相同的困扰:刚回家就是个宝,没两天就开始被爸妈各种嫌弃,或是无话可说,或是矛盾不断,究竟该如何处理?就我个人来说,从小学三年纪开始住学校,家庭观念较为淡薄吧,一味地想要离家远一点,如此才会更为自由,不是爸妈不爱我,而是自己不知道如何去承担并回应这份爱。

从放假回家到终于开学,历时八个月,与家人有过一次矛盾,也正是那次矛盾让我理解,其实爸妈的爱真的是最无私的,只是有时他们不知该如何去爱我们,或者如何去表达这份爱,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与爸妈之间进行更多的沟通,理解爸妈的行为意义,并且清楚、平静的表达出自己的所想、所需,尤其是在切身体会家人的辛劳之后,才更能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那份深爱。

同时,一个月的教学经历也让我接触到了部分家长。我的孩子里也存在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而导致自卑、孤僻、没主见等情况出现,但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的父母一直在默默地爱着他们,并且比他们承受着更多的痛苦与压力,没有哪个父母不想陪在自己孩子身边,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无论他们爱的方式合适与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爱着自己的孩子,希望每一个孩子在爱的包围下都能健康成长。

回想这个暑期,相比其他我们警察大学其他学员来说,我的暑期经历不值一提,但每一次经历都会给予我不同的体验和思考,这就是我的家乡故事,这是我的家,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一名学员,将未来的工作中将会服务的对象,这个暑期,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