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陳果夫,虞洽卿等開辦上海證券交易所,無奈最後破產

陳其美死後,陳果夫在政治上失去了依靠。再加上他身患肺病,身體弱,生計發生了困難。考慮到在上海灘難以生存,他於是打點行裝,回老家湖州。

陳果夫回到家鄉後,閒來無事,便對讀書寫作產生了興趣,並負責辦了一個兒童文藝刊物,以家鄉的碧浪湖,給雜誌命名爲《碧浪》。由於稿件不足,他時常不得不自己動手作文。這些文章後來都收入王夫凡主編的《果夫小說集》。

陳果夫在鄉下過着逍遙生活也挺自在,可是他岳父朱五樓卻認爲他這樣長期閒居在家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朱五樓便給女婿寫信,希望他進入商界或金融界工作。陳果夫覺得出去闖蕩闖蕩也好,免得家人老是給他翻白眼,說他光喫飯不幹活,沒出息。他考慮到金融界是商業中樞,岳父又是老金融界領袖,與金融界關係較多,於是他給岳父覆信,表示願意到金融界工作。

朱五樓通過關係在上海給女婿找到兩個去處,一是銀行二是錢莊。陳果夫認爲銀行業制度等知識可以看書瞭解,而舊式錢莊無書可看,不如進去工作,探個究竟。他的意見得到蔣介石的贊同。

1918年5月陳果夫來到上海,進入晉安錢莊,擔任助理信房,其工作任務就是處理各種信件。儘管月薪不高,而且工作辛苦,但他能從這裏獲得許多新知識,所以陳果夫感覺很高興,工作也很賣力。後來信房先生病死,陳果夫代理信房,工作量加大了許多。

陳果夫在錢莊收入不高,同時還得資助在天津北洋大學讀書的弟弟陳立夫。

大約在五四運動前後,孫中山爲籌措革命經費,以救濟革命先烈遺孤,並掩護革命祕密工作,便派一些國民黨同志在上海籌設證券物品交易所。蔣介石是籌辦人之一,他找到陳果夫,希望他也參加,陳果夫欣然同意,並立即投入籌備工作。

爲掌握證券業有關知識,陳果夫一方面翻閱書籍,一方面到一些證券交易所去參觀,同時向上海金融界巨頭們請教。這些人告訴陳果夫,如果想闖金融界,必須會嫖、會賭、會喫、會穿,陳果夫不以爲然。

爲取得上海經濟界的支持,陳果夫與蔣介石、戴季陶、張靜江先組織了一個“協進社”,拉攏上海工商界知名人虞治卿、趙家藝等入社,然後由他們出面,向農商部提出申請開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

1920年2月1日,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正式成立,理事長爲虞冾卿,常務理事6人,理事17人。陳果夫是54號經紀人,他的老闆就是蔣介石。交易所資本35000元,1000元爲一股,蔣介石四股,陳果夫一股。陳果夫經營的交所號名爲“茂新”,專證券、棉花兩種生意。

開張的第一天,由於上場的代理人沒有經驗,場帳不清,無法把握價格的變化,結果虧本1700多元。茂新資本虧了一半,陳果夫並不氣餒,他認爲商場上的沉浮是常事,只要小心謹慎,吸取教訓,完全可以轉敗爲勝。他開除了那位失職的經辦人,並辭去錢莊職務,全力投入交易所生意。

幾個月後,陳果夫總算使茂新穩住了陣腳。他還特意爲職工規定4條原則:“一、不作弊;二、不隨便拒絕客人;三不勸客人做多;四、認真。”爲防止職員利用茂新的牌子自己做生意,陳果夫做出規定,禁止職員自己做生意。另外,他向股東會提出,將紅利的分派額酌情予以增加,以使職工爲茂新賣命,不圖個人小利。爲了便於掌握交易所每天營業狀況,陳果夫規定當天的帳一定要清算。

經過一番努力,茂新生意紅火,在上海商業場中獲得了良好信譽。

但是陳果夫心裏有個帳,無論制訂什麼規定製度,賺錢是最高原則。整個上海商界本身,就是一個互相欺騙、互相吞併、互相撕殺的戰場,這個戰場充滿冒險和殘酷,不昧良心是絕對發不了財。因此,爲了能賺錢,陳果夫缺德事也沒少做。

茂新也就是通過採用各種手段,由小變大,大獲利潤。隨着茂新股本的增加,陳果夫與蔣介石商量擴大生意範圍,於是便又開了一家經紀號,名爲“鼎新”,由朱守梅任經理、陳果夫兼任協理,排在第四號,專門經營棉紗和金銀生意。如此一來,一門之內就可以做花紗、金銀、證券4種大生意,營業收入猛增。這一時期,陳果夫的交易所大約做了好幾億元的交易,佣金收入在20萬元以上。

陳果夫通過交易所不僅經濟上受了大益,而且在政治上也獲得了意外的收穫,那就是結交了張靜江、蔣介石、戴季陶等浙江同鄉,這些關係是他後來在政治舞臺上走向成功的資本。

值得肯定的是,陳果夫也用交易所的收益資助過孫中山的護法革命。

交易所獲利越來越多,陳果夫等便將股票價格一再擡高。1921年初,交易所股票每股市價擡高到150元以上,到年底竟漲到200多元,交易所生意興隆,達到了頂點。

交易所曾有規定,賣主或買主需繳各種證據金,以防止賣主到期不交貨和買主到期不繳款,陳果夫一直執行這一規定。但後來,蔣介石等人認爲交易所有實力,可以不繳證據金,陳果夫聽從照辦了。他們不僅不繳證據金,反而強迫常務理事郭外峯、聞蘭亭等收受空頭支票,充作現金。同時現貨與期貨的差價越來越大,差金打出越多,致使會計上的現金大量支出。而陳果夫與蔣介石仍不思悔改。

終於好景不長,交易所風潮一起,所有盈利全都倒了,幾乎連本錢也賠蝕進去。1922年,交易所宣告破產,大量股票變成一堆廢紙。陳果夫、蔣介石、張靜江、戴季陶等從買空賣空的頂峯跌落下來,頃刻之間,由富翁變成窮光蛋。蔣介石見勢不妙,便裹挾4萬元一走了之,其他人也紛紛離開交易所,只留下陳果夫一人來收拾殘局

交易所破產後,陳果夫雅興大發,居然又寫起小說。當陳果夫在上海交易所升降沉浮時,他的弟弟陳立夫正在天津北洋大學孜孜苦讀。北洋大學是當時全國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設備先進、學風嚴謹。在這樣的環境下,陳立夫幾乎與外界隔絕,全心投入學習之中。教室、圖書館、實驗室成爲他活動的主要場地。6年的大學生活,不僅增加了他的學識,而且也改變了他的性格,由往日活潑、好動的玩童,一變成爲老成世故,沉默寡言的大人。

讀書期間,陳立夫一直做着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的幻夢,希望將來用自己豐富的科學知識奉獻給國家,使中國儘快富強起來,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1923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考慮到自己知識還很欠缺,於是他畢業後,又以全優成績考取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礦冶工程。

對於弟弟留美的要求,陳果夫表示贊同,併爲他多方籌措經費。留學深造曾一度是陳果夫的夢想,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如今弟弟有這個志向,當哥哥的自然全力支持。只是自已剛剛破產,經濟拮据得很。爲籌集費用,陳果夫費盡了苦心。

1923年秋,陳立夫告別親友,乘船到日本,然後轉坐飛機到美國,開始了他不平凡的留學生涯。

啓程那天,陳果夫親自將弟弟送到船上,兄弟二人只是互相簡短地囑咐幾句,就再也沒話可說。兩人默默無語,但內心卻有一股依依惜別的情感。多年來,兄弟倆很少能在一起相處,不同的人生道路,使他們天各一方,只能以信件來溝通兩人的兄弟情誼,這並沒使他們感到有多少分別的苦痛。而此次分手,倆人就要分處地球的那一端,這時,他們真正體會到分別的惆悵。隨着一聲汽笛,輪船啓航了,兄弟二人揮手告別,從此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