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易經》遠離無妄之災!

古人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一個人的福氣或者災禍,都是自己帶來的。

種下善因,修得善果;種下惡因,修得惡果。

《易經》講:無妄,元亨利貞。

人只有遵從天道,無妄言妄行,才能亨通順利,遠離無妄之災。

01

不妄取

古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一個人的擁有的財富和地位,一定要與自身的德行相匹配,不然就會招惹禍患。

對於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必須剋制貪念,絕不妄取。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權傾朝野。

有個下屬爲了討好他,送了他一副王羲之的字,珍貴異常。

但是曾國藩欣賞之後,就還給了他,說:“世間尤物,不敢妄取。”

爲官幾十年,曾國藩收到過很多禮物,但是他每次都只取一些土特產,收下心意,其他一概奉還。

不傷人面子,也不傷自己的品行。

曾國藩說:“慎獨則心安。”

人生在世,只有剋制住自己的貪念,心底纔能有一份自在和坦蕩。

一個人錦衣華服,內心卻惴惴不安,這樣的日子又有什麼樂趣可言呢?


02

不妄予

人性本善,給予他人,幫助他人讓我們感到快樂。

但是善良要有分寸,不能隨便給予別人。

太爽快的善良會變得廉價,太慷慨的善良會助長人心的貪婪。

有個乞丐在市集乞討,每天來來往往的人都是一塊兩塊施捨給他。

有一天來了個善人,一出手就是十塊,乞丐感激涕零。

這個善人每天都來,每次都是十塊,整整兩年未變。

後來,善人結婚了,家裏開銷也變大了,於是開始只給乞丐五塊錢。

乞丐就問他:“以前給十塊,怎麼現在給五塊?”

善人回答說:“我結婚了。”

乞丐聞言,一巴掌打在了善人的臉上,怒罵道:“你竟拿我的錢去養女人?”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是卻值得深思。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事。

心懷善意去幫助別人,到頭來別人不僅不知感恩,反而變本加厲。

一旦停止幫助,甚至反目成仇。

古人說: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

幫助別人一定要有分寸。

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對方就能壞到肆無忌憚。

對於那些不知感恩,一味索取的人,一定要收起自己的善良。


03

不妄言

《管子》講:“不通於輕重,謂之妄言。”

一個人不論真假,張口胡說,就是妄言。

有個年輕人熱愛文學。

他給文學家陳忠實寫了一封信,並寄了一篇自己的文章。

想問問自己是否能走文學之路。

陳忠實看完,覺得文章平淡,沒有任何出彩之處。

但是他依然回信給年輕人“你的文章不錯”,鼓勵他繼續寫作。

結果這個年輕人欣喜若狂,一心撲在寫作上。

幾十年後,依然一事無成。

陳忠實知道後,後悔不已,沒想到自己隨便一句話,害了年輕人一生。

季羨林曾說:“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莫說是不能說假話,縱然是真話,也不能和盤托出。

這是季老處世的守則,一生不曾打破。

古人說:“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說話恰當有分寸,是智慧;適時保持沉默,也是智慧。

言多必失,不妄言,少說話,纔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04

不妄斷

竇文濤做節目的時候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有時候做道德評判的時候,我總覺得有點心虛,你知道嗎,因爲人的處境真的很不一樣。”

處境不同,選擇也就不同。

很多人不知道事情的全貌,卻總是喜歡妄下判斷。

這樣的人情商很低,而且很容易招惹禍端。

有個大學教授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夫妻環球旅行,在海上遇到了風浪。

輪船不斷下沉,男子卻獨自逃上救生艇。

妻子隨着輪船慢慢沉沒,她對遠去的丈夫喊了一句話。

很多人都在猜這句話一定是:“我瞎了眼,會嫁給你這樣一個混蛋。”

事情傳到網上,很多人開始指責這個男子冷血。

男子被網暴,精神備受打擊,工作也丟了,走在路上被人指指點點。

但是後來人們才知道,妻子生下孩子不久之後就患了絕症。

環球旅行不過是去世前最後一點心願。

而她喊的那句話是:“好好活下去,照顧好我們的女兒。”

《心靈捕手》說:

“我們同樣無法通過別人的某個舉動或者某些言論就去想當然評價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因爲我們不瞭解他是在什麼樣的處境下做出這個選擇的。”

人性幽深,處境複雜,人生的選擇更是百轉千回,難以預料,更難以評價。

不要帶着有色眼鏡去看人,不要輕易下判斷。

這是一個人的成熟,更是一個人的修養。


05

不妄爲

《易經》有言:“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如果一個人可以遵從自然的規律辦事,一定可以吉無不利。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順勢而爲,不主觀,不妄爲,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三國時期,諸葛亮帶兵伐魏。

蜀國孱弱,必須速戰,所以諸葛亮必須逼迫司馬懿出戰。

司馬懿卻高掛免戰牌,任諸葛亮如何騷擾,都不肯迎戰。

後來,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去女裝,侮辱他像個婦人一樣膽小。

諸將不忿想要出戰,司馬懿卻坦然受之,當着使者的面穿上。

他知道魏國國力強盛,拖得起,但是蜀國卻不然。

諸葛亮無奈,最終拖垮了身體,病亡五丈原,蜀國也慢慢敗落。

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真正的君子,從不被情緒左右。

他們能夠尊重規律,剋制自己,順時順勢。

這樣的人,才能被天道庇護,最終有所成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