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名士風流|江虨娶婦,夢魘詐妻

南北朝名士風流|江虨娶婦,夢魘詐妻

文:枯木

魏晉南北朝時期,選官制度採取九品中正制,對出仕人員的家世門第、形狀德行評定品級。曹魏時期家世只是參考,到了晉朝就成了依據,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於是就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從此形成了門閥制度。


門閥制度使得世族大家成爲社會主導,別說朝廷官宦將領需要和他們聯結周旋,就連皇帝都需要讓其三分。尤其是西晉滅亡後,衣冠南渡,北方大族紛紛南遷,東晉的政權基本上依靠世族豪門來支撐,就拿琅琊王氏家族來說,可以和皇帝平分秋色,這就是爲什麼當時流傳“王與馬共天下”的來歷。

而這些名門望族之間,爲了使得勢力更加牢固,相互之間聯結姻親,盤根錯節,犬牙交錯,相互提攜,相互維護,從而形成那一時期特有的婚姻觀念。那就是必須“門當戶對”,士族和士族,庶族和庶族,並且士族之間也有自己的固定“姻親圈子”,其他士族很難獲得認可。


比如東晉權臣晉明帝駙馬桓溫,爲了和王氏家族聯姻,替兒子向下屬王坦之(字文度,太原王氏家族)求女,結果王坦之之父藍田侯王述大怒“兵,那可嫁女與之!”予以拒絕。桓溫無可奈何,最後還是想法把自己女兒嫁給王坦之之子才得以成爲姻親。

魏晉南北朝名門望族之間聯姻,雖然女子沒有自主權,可是也沒有明清時期禮教約束那麼坑害人,女子守寡可以隨意改嫁。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當時一位名士和寡婦之間的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


這位名士叫江虨(bīn),字思玄,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西晉大臣江統之子(《晉書·列傳·第二十六》),江統以操行優良著稱,有《酒誥》《徙戎論》傳世。江虨在東晉累官參軍、州別駕、司馬、黃門郎、長史、御史中丞、侍中、吏部尚書、會稽內史加右軍將軍、尚書僕射、國子祭酒等職,曾爲東晉簡文帝相,卒於官。

《世說新語·方正》記載,江虨年少有才,擅長圍棋,曾經丞相王導招呼其下棋,王導棋藝水平差江虨兩子,可是王導又不想讓江虨讓子對下,試圖觀察其爲人。結果江虨半天沒有動,王導問“你爲何不落子?”,江虨說:“估計您是下不過的”,旁邊人說“原來這位年輕人棋藝不錯”,王導慢慢擡起頭評價說:“這個年輕人恐怕不只是圍棋勝過我”,能夠得到王導讚譽,可見江虨才氣品行甚佳。


江虨娶妻,娶的卻是一位寡婦,別看寡婦,卻是出身名門望族諸葛家族,一般人是高攀不上的。這位寡婦就是東晉重臣諸葛恢之女諸葛文雄,諸葛恢是當時名士,家教有方。長女諸葛文彪嫁給當時重臣太尉庾亮之子庾彬,庾彬被叛臣蘇峻殺死後,又嫁給了江虨;次女嫁給徐州刺史羊忱之子羊楷,兒子娶的是會稽太守鄧攸之女。

當時尚書謝裒替兒子謝石(政治家謝安之弟)求婚,想娶諸葛恢小女諸葛文雄,竟然被拒絕,諸葛恢說:“羊家、鄧家和我們諸葛家族是世代姻親,關係深厚;江家門第不如我們,可是我們可以照顧他;庾亮家門第高可以照顧我們,至於謝家我們就不高攀了。”要知道當時王謝家族可是炙手可熱的大家族,被拒絕也沒有辦法,直到後來諸葛恢去世後,謝裒纔再次替謝石求親才得以成婚。


爲何謝家上杆子要和諸葛恢結親呢?主要是因爲諸葛恢家教好,子女個個人品才貌出衆,因而謝家才一而再地求親。在謝石結婚的時候,大書法家王羲之前去謝家觀禮,看到諸葛文雄儀態萬方,端莊得體,服裝華麗整潔,不由得感嘆道:“如果是我在的時候,嫁女兒才能做到這樣啊!(沒想到諸葛恢去世還能辦成這樣,令人欽佩!)”

而關於江虨和諸葛文彪的婚姻,卻是好事多磨。諸葛文彪第一位丈夫是太尉庾亮之子庾彬,也是雅量過人的才子,當時人們認爲其纔行不弱於其父庾亮,然而在蘇峻叛亂的時候被殺《晉書列傳·第四十三》。諸葛文彪和庾彬夫妻關係很好,在庾彬死後,諸葛文彪發誓不再改嫁。


然而,在當時女子婚姻自己並不能做主,諸葛恢看上江虨的才華,同意將女兒改嫁給江虨,可是女兒死活不同意。於是諸葛恢想了一個方法,矇騙女兒,說是需要搬家,全家要搬到江虨隔壁(其實是婚房),結果搬去後,全家又都離去了,只剩下諸葛文彪和婢女。諸葛文彪發現後牀具傢什等都已經搬過來,無人使喚因而無法搬走,只好住了下來。

晚上的時候,江虨前來,諸葛文彪看到後,立刻痛罵呼喊,聲嘶力竭,江虨每天都在對面牀上休息,也不過來打擾。這樣幾天後,諸葛文彪逐漸不再哭喊,漸漸地開始平息。有一天,江虨看到諸葛文彪對自己略有情意,於是在凌晨時,假裝夢魘,胡說夢話,也不清醒,聲氣轉粗。


諸葛文彪一看形勢危急,趕緊讓婢女把江虨叫醒,江虨立刻跳下牀說:“你把我當成世上一個普通男子,夢魘了,死就死了,和你有什麼關係?你爲何讓人叫我?既然叫我,那就要和我說話,不要再罵人。”這下把諸葛文彪給僵住了,半天說不出來話,於是就接納了江虨,二人婚後非常和睦。

這則愛情故事非常精彩,以其父諸葛恢哄騙開始,江虨使詐切入,諸葛文彪從斬釘截鐵到回心轉意,進而夫妻二人永結同心爲結局。在《世說新語》中用寥寥數語概述,語言神態活靈活現,人物性格躍然紙上,恍然生動,百讀不厭,精煉含蓄,雋永傳神,不但記述了史實,而且文采生動,這也是《世說新語》讓人手不釋卷的原因所在。

2020/9/4榆木齋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假譎》

《世說新語·方正》

《晉書·列傳·第二十六》

《晉書·列傳·第四十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