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纳兰词》,与友分享最美词篇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后避嫌太子胤礽名(保成),改性德,字容若,叶赫那拉氏,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生长在北京。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纳兰本人是主张"诗乃真声,性情之事也"。而他的词作也正是他这种主张的具体实践。在语言特色上追求的是"天然去雕饰",即不过分追求辞藻,主张自由抒写性情,反对雕琢矫饰。纳兰反对雕饰,并不是不重视锤炼,而是主张不露斧凿之痕,艺术上锤炼到归于自然的程度。

寻百度,听了纳兰性德,一代大师,深受,康熙赏识,为他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干学。十八岁参加乡试顺天府,中举。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身出。拜徐干学为师,发奋苦读。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整理成文,感悟,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含括历史、地理、天文、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算数,表现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尤喜填词,涉及各类词谱。王国维《人间词话》推崇备至,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古往今来,无有几人出其右。

1、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仅写这首木兰花令,足以唯美。

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 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

2、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纳兰长相思仅写这一首,却字字含情。提及长相思,李太白有一曲空前绝后佳作,更无太美的作品再现

李太白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余空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纳兰的比李煜长相思要美: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白居易长相思也要美: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出关东巡,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可谓是水到渠成。

无论是“夜深千帐灯”的壮美,还是“故园无此声”的委婉,纳兰将生活跃于纸上,这种美,都是心灵的体验。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字一句读来,有民歌的浓郁,还有诗词的清丽。犹如出水芙蓉,还宛如夜来香一样,风一来,香气夜夜回荡。

3、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词》共收录四十首浣溪沙,这首最为有名。我是人间惆怅客,只这一句,纳兰的哀愁都溢了出来。正因为饱尝人间离愁别苦,才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又马上回头看见自己竟然在流泪,也更是无人知晓,来给予慰藉,便回头自对自地冷嘲:“你知道你一个伶仃孤苦,独自掉泪究竟是为什么呢?难不成还会有人来给你安慰么?简直煞是可笑了!”

这就是纳兰,一位多情、深情,又敏感的男子。满腔愁苦,转过身才发现,自己是如此可怜,竟然连哭泣似乎也毫无价值。残雪冷,花屏冷,月光冷,心更冷。他能做的,只能像你我一样,在肠断心碎之后,“忆平生”了。

4、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隔着茫茫人世和滚滚红尘,我与你已经错过。失去的痛,让纳兰的呼喊显得这么苍白,却有着呼天抢地的悲恸。这种悲歌,不仅是委屈、遗憾、感伤,它是喃喃的絮语,是卑微的抗争。

就像“浆向蓝桥易乞”,就像“药成碧海难奔”,爱人远去,如若相会,只能在天河里相亲相望了。就像是他的爱,注定了漂泊,再也没有归期。

5、虞美人·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纳兰词》共收录十首虞美人,这是第一首。

信步竹林,竹叶满地,宛如愁绪片片。站在石阶处,内心生出无限荒凉来。这不正是宝玉吗?这位多情公子,又在缅怀哪位妹妹?按照乾隆看过《红楼梦》说,《红楼梦》不就是一部纳兰家事吗。

如果是,我宁愿相信此刻他想的是那个夏日里任性的撕扇子的晴雯。

就像他在《芙蓉女儿诔》中写的“红绡帐里,公子情深; 始信黄土垅中,女儿命薄!”纳兰叹的,是否也是这样一个命薄的可心人?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当年和她一起在灯前写字,往事历历。夜寒露重,他呵手写下诗篇,为她。纳兰的好词,仿佛就藏在小事里,淡淡一句清言,俩人的情深呼之欲出。

6、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 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 泣尽风檐夜雨铃

《纳兰词》共收录七首南乡子,首首都喜欢。在忘记你的样子之前,在我老去之前,要为他写一首诗、画一幅画,热情和冰冷相间,恰好与黎明相似。

这应该是纳兰此刻的心境。这么多年过去,该给亡妻绘一副肖像了,这样就可以永远与她相会相伴,只可惜丹青未染,已泪眼盈盈,心中又生出无数感慨。最终却是“一片伤心画不成”。

真是人鬼殊途啊,此生再也不复再见,那就让我回到梦幻中,想象着再次与你相会。只是,天还没亮,与你双栖双飞的美梦就醒了。只有屋檐前的风铃陪着我,念着你。

7、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风雨消磨生死别

似曾相识只孤檠。

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

淅沥暗飘金井叶

乍闻风定又钟声,

薄福荐倾城

《纳兰词》共收录十六首南乡子,这首双调忆江南。《春明外史》中,张恨水写到过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

叹只叹,他心已死灰,也是上天不忍看他痛苦,便早早带走了他。

夜晚一个人守在似曾相识的孤灯下,怀念往昔,真想沉浸在过往的美梦中长睡不醒。可惜梦总有做完的时候,等醒来时,更发现了现实的冰冷与残酷,就好像凋零的花朵,淅淅沥沥的雨声,怎么看都是寂寞。

8、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昔如环,昔昔长成玦

但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纳兰词》共收录九首蝶恋花,这首是双调的。有一个男子,与妻子十分恩爱。有一年寒冬腊月,妻子患病,浑身发热,于是他就到院子里让风雪吹打自己的身体,然后再回到屋中,用身体为妻子降温。

可怜的是,苍天无眼。妻子还是去世了,他也因为受风寒而病重,没过多久也去世了。

这个男人叫荀奉倩。这篇故事也被记载在《世说新语》中。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容若想象着那一轮明月仿佛化为自己日夜思念的亡妻,如果梦想真的能够实现,自己一定不怕月中的寒冷,为妻子夜夜送去温暖,从而弥补心中的遗憾。


9、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

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

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

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

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

还怕两人俱薄命

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金缕曲在词谱里又称贺新郎属长调,为双调一百十六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字数多,容量大,《纳兰词》共收录九首,首首精彩。

屋外雨声连连,容若的心情更加沉重凄清。可恨的是,你先我而去。只是没有你在身边,我的人生也如此的乏味。每一首悼亡,纳兰的心都是灰蒙蒙的,就像外面雾蒙蒙雨天。你和我本有钗钿之约,如今你却为何要违背誓言,让我独自一人痛苦地生活在人间?

10、沁园春 瞬息浮生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纳兰词》共收录三首沁园春,纳兰写这首词的时候,一定是哭着的。

丁巳年即康熙十六年,也就是卢氏逝世这-年。妻子逝世不久,纳兰时时思念,幻想能与其再续前缘。

这一年重阳节前三天,纳兰竟真的在梦中与亡妻相会,两人相对哽咽,说了许多思念之语,临别之时,妻子赠诗“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与词人。

梦境真美。终究是一场空幻。这才有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悼亡词,一向是纳兰词的最强音。失去的悲恸,宛如一把利剑逼出纳兰的全部心血。天上人间,生死相隔,但尘缘并不会就此割断。只是,春花秋叶成为余生触动感伤的琴弦,拨出令人肠断的伤心曲。

11、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纳兰词》共收录十八首采桑子。

雨夜风声里,灯花燃尽,为谁辗转难眠,为谁无聊,只能相思,梦到谢娘桥。

12、菩萨蛮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纳兰词》共收录二十五首菩萨蛮。

13、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纳兰词》共收录十二首临江仙。

14、浪淘沙·望海

其一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其二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其三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纳兰词》共收录十首浪淘沙。

15、清平乐

其一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其二

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纳兰词》共收录十四首清平乐。


以上所选,源于三百四十一首《纳兰词》篇,吾之所喜,送君面前。

然,佳作一二,己偏,未阅完,不能概全。

秋月春花落雨寒,故人归去都是怨。夜深衾冷孤灯悬,情真意切,惆怅话阑珊。

轻盈韵快,且淡淡,忧伤兼。

也有笔下胸阔大,气势恢弘,湖海漫卷。

文亦潇洒,尽尊师从前,一向皆惜缘。

高才自古能通显,灵云润色书国典。

生怕泪泫,湿青衫,迷离影相伴。

依旧回廊风月在,乍听竹声乱,春宵短。

梨花落,谁人管。

忆得消瘦,怎样暖,病酒喝茶碗。

可怜,天不嘉华年,只三十半,西山长眠。

寄往众友别时难。

悼亡妇,冥冥魂梦杳,诉苦乐,感情都废,尘缘,浅浅,曾相欢。

恰是,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英雄太薄颜,愁红绿惨,憔悴独添。

不为人世富贵花,蓝瑟忧郁,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粉色浪漫。

山一程,水一程,绿意浓浓,白衣飘飘,一尘不染,我是匆匆惆怅客,素洁雅淡。

一身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望贫,何似在凡间。

分享此陋案,还望包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