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疾不徐,有如走路的速度。

第一次聽說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還是源於年初看了小偷家族這部電影,確實有點孤陋寡聞,島國的電影看的真是不如動作片多。

這是作者的第一本隨筆集,共分成七個章節。按我制定的每週閱讀一本書計劃,這周難度係數較低,因爲豆瓣有讀者留言,一小時便可翻完。

正如書名一樣,有如走路的速度,所以我還是按每日一章,不疾不徐,七天細細品。

七章標題分別是:

影像的周邊

日日風景

那麼遠,這麼近

關於演員

媒體之間

悼念

三月十一日,此後

是枝導演談創作,聊日常,念故人,一路走來波瀾不驚,溫暖踏實。文字同電影一樣樸實,關注社會人文,讓讀者的心也跟着平靜下來。

近年來讀的散文集較多,基本每月一本,風格迥異,來自日本的個人隨筆卻是頭一回。

書中有兩小節印象較深,或許是因爲插圖的緣故:喪中明信片和自家的車。

導演和他那位在家裏沒有多少存在感的父親之間溝通並不多,書裏有兩篇追憶父親的文章。

生前交流太少,曾經共同的看棒球賽的愛好,隨着年齡增長也不再興趣相投,悔恨自己是個冷漠的兒子。

聯想到自己,成年後與老爸的聯繫其實也是很少。僅每年春節時餐桌上扯扯家常,老酒喝幾兩。平日若非有事,也只是微信留言問候。

童年的是枝家族喜歡與車合影,其實這些並不是自家的車,他們只是有這個習慣。

因爲買不起車一直被母親責備的父親,卻要懷着複雜的心情給孩子們拍照,當然,孩子們被拍時的笑聲總是那麼爽朗。

此書最後一段文字印象也頗爲深刻:

“人之所以爲人,必須記住過去,包括失敗的經歷。記憶終將成熟,變成文化。不記取教訓,強迫人們在短期內忘卻,就等於把人當成動物。這是政客和媒體擁有的最強大也是最低級的暴力。”

合上書本,我想這個月應該再找一部是枝導演的電影一睹爲快,書裏多次提及的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或者奇蹟,它會讓你再看完後仍會思索劇中人的明天會怎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