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门男孩,戳痛无数大山里走出的孩子

作者丨林下生风


“十年寒窗苦读日,一朝金榜题名时”是他现在的真实写照。

他考上名校,各大媒体争相采访,当地还为他和学校捐款10万元。

接到通知书前几天,这个消瘦的男生还在工地打工。

他就是四川凉山州冕宁县迫夫村的17岁大男孩孙川,今年以675分被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专业录取。


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

说实话,农村贫困区的孩子考大学真的不容易,去年清华大学录取的农村孩子比例还不到20%。

没有竞赛、保送等各种优势,很多时候这些寒门孩子放学在家只有头悬梁锥刺股。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那些考上清华大学等名校的孩子是聪明使然,但不得不说,这些孩子平时学习肯定是超级努力的。

可以说,每个以文化课成绩考上清华大学的都不是件易事。


今年,“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有两名考生,凭借自己的努力达到了清华大学在当地统招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孙川就是其中之一。

或者有人会说,他这个成绩,在高考大省来说上不了清华,那好,请您考个675分看看呗。


看到孙川家中景象后,不少人沉默了。

只见孙川的家极其简陋,家具非常老旧,甚至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房间里仅有两张小床和学习的书桌书架,书架上全是高中课本和学习资料,摆满了满满一书架。

看到这么多高中学习书籍,不仅让人觉得心酸,高中孩子学习真的不是仅用辛苦就可以形容的。

相信很多被清华大学等名校录取的孩子,家里都有厚厚的一堆学习书,考上重点大学,从来没有什么简单可言!

难以想象,一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竟然考上了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清华大学。

这就叫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


吃过的苦受过的累,终有一天会回报

出生于蜀地的他是家中长子,中考时,他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西昌有名的一中的火箭班。

对于去西昌,孙川是憧憬的,可他深知身陷窘境的家庭,再让这个家庭拿出高昂的学费那更是雪上加霜,

老实本分的他不想再给家庭增加负担,他想尽办法让父母减轻负担,他告诉妈妈:“其实,在本地上学也挺好,不去西昌了。”

一想到原本可上重点高中的大儿子,妈妈觉得亏欠他太多太多了,眼泪忍不住地滑了下来。

高考后,孙川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放松心情,痛快地过一个暑假,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他在冕宁县的一处工地当小工,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和学费。

他是那样懂事,帮爸爸妈妈干农活,照顾弟弟妹妹,家里有活就抢着干,学习上的事更不会让父母操心。

生于农家,本该以土地为生,而孙川家却分得田地极少,这意味着仅够一家人吃饭,至于孙川兄妹几个及家庭开支,都靠孙川爸爸长年累月在外打零工赚得一份微薄的收入。

艰苦的条件,让孙川懂事的让人心疼,作为家中长子,他只有刻苦读书。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前两天,他还在工地打工,他的想法很单纯,他就想自己做点事,给自己挣点钱,作为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如果自己能够解决的,他就不会麻烦爸妈。


有目标真的很重要

孙川称,读高二时,有一批清华的学子到冕宁中学开展实践活动,他们口中的清华生活让这个贫穷地区的少年坚定了考清华大学的心。

三年的高中时光,孙川一直勤奋刻苦,不负众望,成绩一直保持年级第一名。

从小学伊始,孙川就立下了这个宏伟志向,将来考大学,不考则已,要考就考清华!

为了言出必果,他只有默默前行,整整寒窗奋斗了12载。

为了这个目标,他从未止步,努力就是他的使命!

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激动,高兴,兴奋,欢笑用什么开心的词汇都难以描绘他此刻的好心情。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对于大山里这个17岁的瘦高男孩来说,他对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充满憧憬,到北京求学时的闲暇节假日,他想去看看天安门,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

当然,他对清华这个高等学府更是充满期待,他想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学专业知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有没有感觉,这个年头,不考个清华北大,都不好意思上新闻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的勉联送给各位学子。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