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親戚就是一代親?隔輩幾乎不聯繫,爲什麼?

有時常常會聽到老人們這樣抱怨:現在的年輕人走親戚就是一輩親,隔代幾乎就不來往。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到底是現在的社會人情冷漠?還是社會前進的必然現象。

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人們都很忙碌,親戚之間本身來往就很少,隔代的下一輩來往更少,導致他們之間少了親情。

原來的社會都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家庭中住幾代人?人們之間的關係肯定比較親密,但是也很容易有矛盾。

現在的社會,孩子們長大成家,馬上就分出去住,各過各的,有時甚至導致爺爺奶奶和孫子孫女都不親,更不用說下一代了。

我的父親,只有兄弟兩個,伯父考上大學以後,離家很遠,我們和伯父伯母一家只是逢年過節禮節性的問候,和堂姐之間簡直就可以說得上陌生了。

第二,以前的社會是農業社會,人們之間需要互相幫襯。比如我的伯父考上大學的時候,我爺爺的姊妹們(是伯父和父親的姑姑)就有幫襯,後來伯父成家以後,就想辦法報答他們,這樣他們的關係就顯得很親近。

以前在農村的時候,親戚之間也是經常走動。每年都有很多節氣,需要互動來往,大家走親訪友,很顯得熱熱鬧鬧的。

現在年輕人基本上都不在家,老年人來往也不方便,許多親戚也因此就不來往了。

第三,現在社會交通發達,很多人工作以後,都是四面八方,和親戚的來往相對就少了很多。

有的一家人都很難團聚,更何況是親戚呢。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是電話中禮節性的問候,人們之間就少了很多親近感。下一代肯定會變得陌生。

還有一點就是,現代社會,人們都有手機,寂寞無聊的時候,可以看手機,在網絡上尋求安慰。網絡滿足了人們對關係的基本需求,人們親戚的需要變少。

人與人之間關係變的淡漠,這是社會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人們把以前對周圍人的關注,都拉回到自己身上,開始注重自身的發展,滿足自己的要求。

以前的農業社會,人們互幫互助,互相需要,互相依賴。

現在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人們越來越獨立,所需要的東西,都可以自己買,對關係的需求不再那麼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