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能接受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随着九月开学季,我又开始做一个周末赶场子的妈妈,因为上兴趣班也结识了一些妈妈,每天看着匆忙的爸妈一个个小不点揹着书包或者拎着袋子,我也开始在想,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也决定国庆后从乐乐的三门兴趣班减到两门。

一大早看到这篇文章,也正好收到不出局的作业提醒,好像这篇主题与我最近的想法比较契合,决定简单加工下分享给大家:

今年9月,9岁的小丁就要上一年级了。小丁妈妈为了让小丁能提前适应小学生活,便在暑假里给他报了语数英三个辅导班。

这天,小丁上完数学辅导班回到家,妈妈便赶紧拿出作业让小丁写。写了半小时左右,小丁皱着眉头、打着哈欠对妈妈说:妈,我好累哦,能睡会儿吗?

妈妈见小丁满脸困倦,就让他回房躺下了。到了饭点,妈妈发现小丁还没起床,便到房里叫他。可无论妈妈对小丁又叫又摇,小丁都没有醒过来。

小丁妈妈赶紧拨打急救电话,急救车赶到时,医生表示孩子已无生命体征。医生将小丁的遗体带回医院做细致的检查,而后发现:

孩子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他的交感神经高度兴奋,所以诱发恶性心率失常。

原来,害死小丁的,竟是来自“幼升小”的学业压力!

如今,儿童压力问题已成为了社会性问题,不少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繁重的作业压力让许多孩子喘不过气来。

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在家有人伺候着,衣食无忧,一定是没有烦恼,更没有压力。

可这些家长却不知道,孩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力,根本不比大人少!


大人反对996,孩子却全年无休

如今,大多数人都反对加班、反对996的工作制度、反对做社畜,因为生活的优先级高于工作,尤其是一些有了家庭的人。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你将孩子的生活全都安排上了学习,他过的正是996、甚至是全年无休的生活。

我家孩子围棋班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孩,所有的兴趣班加一起一共有8门:画画、跳舞、写字、英语、小主持人、跆拳道、围棋、钢琴。听到了都有点吓人,我问她妈妈,她吃的消吗?孩子妈妈说她都喜欢呀,聊天中还说某某孩子小学一年级就各项综合能力都遥遥领先,经常参加各项活动,而且每次都领奖。这个妈妈每天就是赶场子,还好自己做外贸工作自由,否则普通坐班的如何吃得消?

孩子的压力,真的从来都不比大人小。


“我的尸体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拿回家”。

还记得那个在2017年高考结束后选择自杀的少年小斯。小斯的生前,在QQ空间发布了多条定时“说说”,记录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这些“说说”就像是小斯的“绝命书”,总计2800余字。

其中,有一句令人最为刺痛的话是这样的:我的尸体,不用埋了,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拿回去。心烦!从这短短的6个字里,看到更多的却是一个孤独的、从未被爱过的孩子。

小斯的父母对他的爱,分明就是有代价的。只有你成绩足够拔尖,我才会对你面露微笑;只有你足够听我的话,我才不会对你棍棒相向。

2岁时,你和他说,别的孩子能数到100了,你怎么只能数到10?

4岁时,你和他说,别的孩子都能背50首唐诗了,你才刚会背最简单的《静夜思》有什么好得意的?

6岁时,你和他说,别的孩子画画那么好看,太给他妈妈长面子了,你怎么连涂色都涂不好?

8岁时,你和他说,别的孩子能考满分,你怎么只能考99分?

孩子最终走上绝路,并不是一时想不开,而是从2岁起,你对他的爱,就是建立在“比别人强才能获得”的基础上!

爱已畸形、已变质,孩子怎么才能健康成长?


“你一个小屁孩,能有什么压力?”

每每有孩子告诉自己的爸妈,自己很累、压力很大时,总会有家长这么回“怼”一句:

你一个小屁孩,能有什么压力?

可孩子也是人,你有的情绪他一样也有。

在贵阳市观山湖某小区一栋楼的30楼天台上,有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

爸妈,我没有他们优秀,我也一直很努力,我一直这么努力就是不想给你们增加麻烦,我好累……

在你们眼中,我们小孩子就没有压力吗?我真的很努力了,学习真的不是我的强项,我真的有错吗?

我好难……

请不要再说孩子没有压力这样的话了,每个孩子都有压力,并且不比大人小!

在学习上,厚厚的一摞的卷子是压力;作业写到深夜10点是压力;周末的补习班兴趣班同样是压力!

在学校里,同学的好成绩是压力;老师偏爱优等生是压力;

考完试后,老师冲着孩子摇了摇头,同样是压力!

回到家里,家长口中“别人孩子怎么怎么”是压力;

小声地责怪“你怎么没考满分”是压力;

吃饭时沉默的“冷暴力”气氛,同样是压力!

孩子的生活一旦只剩下了学习,他们就会逐渐焦虑,最后被彻底逼疯。

小说《无声告白》里写道,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当孩子被逼疯时,父母在无形之中对孩子施加的任何压力,也都不可能是无辜的!

压死孩子的,从来都不是一句呵斥,而是父母长期以来的“大声斥责”和“低声抱怨”!

学习压力过大的孩子,通常会有这4种表现:

上海市教委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抽查的2500个中小学中,有34.39%的孩子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与此同时,另外一组数据显示,在孩子选择自杀的原因中,学业压力过重占据了45.5%,位居首位。

这就意味着,在每10个孩子中,就有4个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而产生轻生的念头。

有一位“鸡娃”的家长是这么说的:我的孩子平常就不爱跟我交流,更别提什么压力大不大了。反正他没说,我就当他在可承受范围内,所以我就继续严格要求他。

孩子的压力80%来自于你,他怎么可能会告诉你?说了也只会挨批罢了!

其实我们作为家长,更需要的是学会望闻问切、察言观色。

当孩子情绪低落,老师反应上课容易思想开小差,回家后也不愿意和家长讨论有关学习的事,这说明他可能压力过大了;

当孩子厌恶作业,故意拖延时间不做作业,甚至在写作业时,会出现情绪暴躁的情况,这说明他可能压力过大了;

当孩子害怕考试,考前焦虑得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影响到了睡眠,更有甚者每到考试必生病,这说明他可能压力过大了;

当孩子过度关心排名,平常优秀的孩子稍有失误就捶胸顿足,还会在同学面前装作轻松来掩盖拼命读书时,这说明也他可能压力过大了!

降低期望值,请接受孩子只是个普通人

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曾讲述过自家发生的一件事。

又一次,儿子的数学成绩很烂,妻子看到试卷后,劈头盖脸地对儿子一顿臭骂。

吴念真赶紧拉住妻子,并问道:你上学的时候,数学很好吗?

妻子回答,很烂!

吴念笑着说道:

我的数学也很烂,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既然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就不要为难孩子了吧。

教育家刘长铭曾经说过:

中国家长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会是一个普通人,当今社会上很多现象说明,他们看重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比别人好。

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孩子真的只是普通人,就算孩子再怎么努力,真的无法企及“天才”的高度。

但只要我们的孩子努力做了,哪怕和别的孩子依旧存在着差距,也别再指责他,因为每个努力的孩子都值得被尊重和肯定!

另外,也请所有的父母常常进行自我反思:

如果我的孩子已经拼尽全力努力学习了,但依旧不能考全班第一,他还值得我去爱吗?

父母对孩子的爱,怎么可以是建立在成绩的基础上呢?

无论他将来考的是清华北大,还是普通大学,我都该毫无保留、毫无条件地继续爱着他、支持他,因为他是我的孩子呀!

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把生活还给孩子吧

不可否认,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压力,学习如何与压力共处,这是他们的必修课。

但一个聪明而有远见的家长,是会教孩子处理压力、发泄情绪,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

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中的困难,需要提供的帮助……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缓解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焦虑与不安。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逐渐成熟,他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去做什么事。

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那么他就会真正学会自己安排一天的时间。

周末、假期,这些最佳的属于孩子的时间,在保证完成暑假作业的前提下,给孩子留出时间,做点自己爱做的,运动也好,画画也好,发呆也好,他才会感受到家带给他的快乐和温暖。

每个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教孩子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更懂得把生活真正还给孩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