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之“學會愛自己”

最近在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在樊登讀書會上聽樊登老師講的,當時就覺得這種溝通方式也太神奇了吧,於是自己試着模仿書中提到的“非暴力溝通”四部曲——觀察,感受,需求,請求,打算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起來。

然而,看着簡單,做起來難,我發現有的時候一着急又變成“暴力溝通”了。

所以,我決定買來這本書好好地研究一下,看看如何把非暴力溝通真正地運用於實際生活中。

今天,我看到了第九章,這一章講的是“愛自己”。

也許你會很奇怪,這本書不是教我們如何更好地去和別人溝通的嗎?怎麼現在又出來“愛自己”了呢?

其實,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就是“培養對自己的愛”。如果你不能學會很好的愛自己,又怎麼能做到很好地去愛他人呢?

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儘管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的含義,然而,當我們做錯事時還是會忍不住責怪自己,‘我應該早點知道......’或‘我不應該做那件事......’

我們爲什麼會自責,那是因爲我們的行爲沒有滿足我們某方面的需求。

請不要再說“應該”這兩個字,如果我們總是認爲自己‘應該’怎麼樣,那麼,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就封閉了自我。當我們的表現不夠完美時,我們可以通過體會憂傷和自我寬恕,來看清個人成長的方向和需求,從而避免自我懲罰。

評價自己的行爲時,我們專注於尚未滿足的需要,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疚、惱怒或沮喪的心理來尋求改變,而是用愛來主導我們學習和成長。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主動根據需求和價值觀來選擇生活,我們的行爲不再是爲了履行職責、獲得回報、逃避懲罰或避免感到內疚和羞愧。通過深入理解我們行爲背後的動機,並用“我選擇”來代替“不得不”,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和諧和充滿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