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力量 ——《资治通鉴》学习体会之八


跟着熊逸老师学习资治通鉴,已学习了100多讲,从三家分晋开讲,逐步进入到我十分着迷的秦帝国。秦帝国建立到秦始皇嬴政称帝,秦国六百余年共经历了38位国君。

但真正与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密切相关的是后秦时期的七位国君,他们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

孙皓晖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就是从秦孝公开篇。

秦孝公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英主。公元前361年,年轻的秦孝公继承了父亲秦献公传下来的家业,怀着对秦国的国际地位的愤愤不平,开启了富国强兵之路。

改元之后,马上是昭告全国。这篇昭告,充满了雄心壮志和家国情怀,对秦国父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阐述了自己的施政纲领,使秦国像上足的发条,开启了富国强兵的征途。

一篇文章,究竟有多大的力量,文字究竟有多大力量。毫不夸张地说,其力量可以扭转历史的进程。

孝公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孝公的这篇布告,十分具有煽动性。先是夸赞祖宗曾经的辉煌,激发集体自豪感;再讲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同仇敌忾的热血;最后向天下有志之士发出邀请,共建伟业。

商鞅就是看到秦孝公的宏图大志,才来到了秦国,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竞争最激烈,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孕育出强力竞争、强势生存的时代精神。

大秦秦国之所以能够强势崛起,最后一统华夏,就源于这种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秦孝公这篇铿锵雄文,成为秦国崛起的力量之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